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在美國時間29日率團啟程訪問亞洲,率團訪問日本、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起初將台灣行程列為「暫定」,不僅中共當局一如繼往的發起了強烈反對外,對此,拜登總統也對外表示「 現在不是個好主意」;即便如此,在美國總統表態無權干涉的情況下,裴洛西一行人最終依然降落台灣,與台灣政府進行一系列的意見交換及戰略合作研討。
美國中期選舉及中國20大召開在即,雙方的互動也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中共在面對美國官方每一次都訪台,皆以恫嚇脅迫,指美方長期以來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將會作出行動反擊,但反觀近幾年的美國官方訪台行程中,中國並未作出過多實質上的回應,因此,為了避免持續升溫的國際衝突,美方也持續採以剛柔並濟的方式切香腸,將台海問題推上高峰,一步步試探中共的底線和底蘊。
但從美國總統拜登的回應中可以發現,美國當前也在極力避免在烏俄戰爭尚未結束前另闢戰場,造成中俄兩國沆瀣一氣,使美國腹背受敵,這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因此透過兩面手法搭配模糊戰略確實是當前最好的選擇,無論裴洛西訪台與否,美國都能夠對此有效回應,而對中共當前狀況而言,因短期國內經濟問題而無法有效集中戰略物資的情況下,仍然必須強硬的回應,使中共政權在20大後得以延續,因此台海問題成為美中互動的固定默契,透過發表聲明、軍演、軍艦軍機對峙驅離,給雙方在國際間和國內能夠有所交代,但美中較勁遲早會有緊繃的一天,所以也可以逐漸地發現近期不論是偏保守的民主黨抑或是較為激進的共和黨,不外乎都在中美較勁的風浪中,各自讓「反中」成為主流意識,同時也使許多支持民主意識的國家紛紛站出來譴責中共單方面破壞台海和平,表達未來發生戰事也將持續支持台灣。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