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路透社》(Reuters)獨家報導,美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與新上任的美國駐澳洲大使凱洛琳·甘迺迪(Caroline Kennedy),預計於8月初訪索羅門群島。這是自2月上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成為史上首位訪斐濟的國務卿、4月中白宮國安會印太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率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所組成的代表團訪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區後,再有即將訪問太平洋的高級官員。

雪蔓將在8月6日至8日間率團訪問索羅門群島,訪團成員除駐澳洲大使凱洛琳·甘迺迪,也包括美國印太司令部副司令斯克倫卡(Stephen Sklenka)、美國太平洋海軍陸戰隊司令魯德(Steven Rudder)。國務院官員表示,訪團將會參加紀念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戰役80週年的活動,並與索國政府高層會面,以強調美國與索羅門群島的長久關係,同時談論重啟美國大使館的計畫。

此趟出訪,除了美國與太平洋島國加強官方聯繫外,在私人感情層面,雪蔓與凱洛琳·甘迺迪的父親,都曾分別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瓜達卡納島戰役、索羅門群島戰役。凱洛琳·甘迺迪之父即為1963年遇刺早逝的前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

《路透社》(Reuters):Exclusive: Sherman, Kennedy to visit Solomons, where fathers fought and U.S. now vies with China

https://www.reuters.com/world/sherman-kennedy-visit-solomons-where-fathers-fought-us-now-vies-with-china-2022-07-24/?fbclid=IwAR204-s2BFadyZK5H0EG84XWfuRPlBCM9gsjVVyRbuYUk4i1rh3TLTOLZR8 

美印太沙皇談太平洋政策:將派更多高級官員訪問!

美早在今(2022)年6月23日時,坎貝爾在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的研討會上,就對美國未來在太平洋地區政策發表意見。《路透社》(Reuters)報導,坎貝爾說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需要更多的外交機構,並與此區域國家有更多聯繫。坎貝爾強調:「你未來會看到更多內閣層級與高級官員訪問太平洋地區。」他還提到:「主權是太平洋地區的核心,我們對任何有關太平洋主權的破壞和質疑,感到擔憂。」

另外,坎貝爾還表示斐濟會成為美國與此區域接觸的核心。坎貝爾說:「太平洋地區如果沒有太平洋島國,就什麼都沒有...,我們(美國)不會把這些(太平洋島國)關係視為理所當然。」他也承認,過去華府並非每次都充分地將太平洋島國需求納入考量。

《路透社》引述美國國務院負責海洋和國際環境暨科學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梅迪納(Monida Medina)表示,太平洋島國在對抗氣候變遷和非法捕魚上特別需要協助。梅迪納說:「我們有很多、很多、很多工作要做。」

斐濟駐聯合國大使佩雷薩德(Satyebdra Prasad)在研討會上說:「太平洋人民和政府會歡迎與美國可預測、長久彌堅的長期夥伴關係。」另外,薩摩亞獨立國駐聯合國大使魯特汝(Fatumanava-o-Upolu III Pa’olelei Luteru)表示,他們想看美國與太平洋簽署的有關鮪魚的條約是否有機會擴大成為更廣泛的貿易協定。魯特汝說:「我認為這(指條約)目前已經被納入考量當中,這項條約的擴大將會相當有幫助。」

《路透社》(Reuters) :U.S. vows more high-level engagement with Pacific islands amid China push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more-us-cabinet-level-officials-visit-pacific-island-region-2022-06-23/ 

太平洋島國論壇登場!美副總統賀錦麗發表演說!

2022年7月11日至7月14日,「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 Forum, PIF)於斐濟舉行疫情後首次實體領袖峰會。藉由太平洋島國領袖齊聚一堂的良機,拜登政府派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以視訊方式在論壇中發表演說。

賀錦麗說:「美國是一個自豪的太平洋國家,對太平洋島國有著長久的承諾,這就是為何我和拜登總統(Joe Biden),尋求強化與你們之間夥伴關係的原因。」她還說:「我們認知到近年來,太平洋島國未能得到你們應得的外交關心和支持。所以,今天我來到這就是要直接告訴你們:『美國將改變這一切』。」她隨後強調:「美國將大幅深化與太平洋島國的接觸,並為我們之間的夥伴關係打開新篇章。」而這個新篇章是指,美國將與太平洋島國在短期、長期的狀況下,處理最急迫的議題。

賀錦麗宣布,美國將在吉里巴斯和東加建立兩個新的領事館,且指派史上首位美國駐太平洋島國論壇大使。美國還將恢復派遣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的志工到太平洋國家,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將更進一步擴張在此區域的足跡,包含斐濟。此外,賀錦麗還在會中宣布,美國除承諾向論壇漁業單位未來10年內,每年提供6,000萬美元經濟援助。她表示,這些資金將協助強化氣候韌性;投資海洋規劃和保護;對抗非法、未登記和為管制的捕魚;強化海上安全。

另外,針對先前雙邊討論國的《南太平洋鮪魚條約》(South Pacific Tuna Treaty),賀錦麗表示該條約確實是美國與太平洋島國在政治和經濟合作的「基礎」(cornerstone)。賀錦麗還說:「我們與盟友和夥伴的協調也會變得更好,為了達成這目標,我們與澳洲、日本、紐西蘭和英國啟動『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PBP)。」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6月25日報導指出,這項PBP計畫的概要目標,是協助如:斐濟、帛琉、馬紹爾群島和薩摩亞這類島國,對抗氣候變遷、非法捕魚等議題。同時,這也象徵起身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努力。

《金融時報》援引一位美國官員表示,這項計畫將包含數項手段,包含強化此區域的外交存在感(diplomatic presence)、協助對抗氣候變遷以及非法捕魚。這位官員表示,美國也會提供更多的新冠疫苗給太平洋島國,並且此項倡議內還有一項條款是,將會讓這些太平洋島國的年輕領袖們到美國研習。

不過,官員補充說道,這倡議中有不可避免的安全內容來強化美國與此區域的接觸,官員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會採取一些安全措施來幫助鞏固我們在此的地位,他進一步解釋:「我想我們會有更多船艦訪問,及更多的參與,甚至會有更永久的一些措施。」他說,PBP是為了要扭轉美國在太平洋被削弱化的存在。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大洋洲專家查爾斯(Charles Edel)表示,透過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美國更可能對抗中國在太平洋的作為和影響力。他補充道,多邊方式能確保太平洋島國的需求能清楚且長久(sustainable manner)的滿足。另外,他還提到,包含南韓、加拿大、德國都對曾對這PBP倡議表示興趣。法國曾在華府參與有關這項倡議的討論,但最終決定暫緩參與。《金融時報》引述兩名熟知情況的人表示,法國希望參與這項倡議前,想要與這地區有更多討論。

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CGTN)撰文批美國發起的藍色太平洋夥伴是「反中圍堵平台」,也批評藍色太平洋夥伴只是《澳英美三方安全聯盟》(AUKUS)的非官方擴張。

《中國國環球電視網》認為,藍色太平洋夥伴為了要限制中國,將透過經濟手段來達成其限制中國的目的。《中國國環球電視網》更分析說,這項倡議的真正目標是為了要讓日本和紐西蘭全方位的與AUKUS協調合作,雖然一開始只在人道和經濟領域上合作,但最終不免會涉及軍事和政治領域。

美副總統賀錦麗於太平洋島國論壇上演說全文: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Harris at the Pacific Islands Forum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7/12/remarks-by-vice-president-harri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 

《中國國環球電視網》(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is really just AUKUS Plus

https://news.cgtn.com/news/2022-06-26/-Partners-in-the-Blue-Pacific-is-really-just-AUKUS-Plus-1baYFphsQbS/index.html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US and allies launch initiative to help Pacific Island nations

https://www.ft.com/content/8400c75b-36d4-408a-9b58-85872c10739a 

中國啟動「新版太平洋島國論壇」抗衡美國。

當美、澳、紐協同多個太平洋島國,參與太平洋島國論壇時,中國也沒閒著。《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7月15日報導,在美國主導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最後一天,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高層政治人物,舉行第二屆「中國太平洋島國政治領袖對話」(China-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Political Leadership Dialogue)。該對話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辦,參與者為來自斐濟、索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的官員、政黨領袖和商業人士。

會議中,中聯部部長劉建超表示,中國願與太平洋島國的兄弟,一同合作推廣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計畫。他呼籲各方堅守相互尊重、相互幫助、開放和包容來推動區域和平和發展。劉建超提到,前一次舉辦「中國太平洋島國政治領袖對話」是在2021年5月,而這個機制已成國家間強化戰略溝通和提倡實質合作的重要平台。他還在會中表示,中共願與各個太平洋島國的政黨在減緩貧困、農業和貿易暨投資上合作。

《南華早報》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研究員張杰表示,這次會議是中國與太平洋多層級互動的一部分。她指出,美中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將是長期的,且太平洋島國不願意「選邊站」。張杰也質疑,雖然現在美國和澳洲有明確的「抗中」目標,但問題在於美、澳能兌現多少承諾。

另外,早在太平洋島國論壇(PIF)舉辦之前兩天,吉里巴斯7月9日便聲明退出論壇。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吉里巴斯總統馬茂(Taneti Maamau)決定從成立51年、總部位於斐濟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退出,並稱這是一項「主權決定」,且將「立即生效」。峰會當時尚未開始,吉里巴斯卻率先宣布退出,嚴重衝擊太平洋島國團結,此決定恐與中國近來積極佈署太平洋地區的野心有關。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China hosts its own Pacific island talks on last day of regional forum

https://amp-scmp-com.cdn.ampproject.org/c/s/amp.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185325/china-hosts-its-own-pacific-island-talks-last-day-regional 

《衛報》(The Guardian):Kiribati withdraws from Pacific Islands Forum in blow to regional body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jul/10/kiribati-withdraws-from-pacific-islands-forum-pif-micronesia  

《霧谷晶策》觀察美國在2019年9月,同月接連看台灣丟掉2個位於南太平洋的邦交國,索羅門群島與吉里巴斯後,再看到中國於2022年4月與索羅門群島簽署《中索安全協議》,跡象都指出以前交由澳洲協助處理的太平洋島國事務,已得由長期忽略此一區域的美國,親自出馬才能與中國匹敵。美、澳長期忽略太平洋島國所期待的經濟合作,以及他們最在意的氣候變遷問題,讓太平洋島國在地緣政治的美、中競爭下,開始對中國有了期待。

《霧谷晶策》認可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英國成立並推動「藍色太平洋夥伴」倡議,以區域聯防的概念與太平洋島國強化關係。畢竟中國在這區域內透過一帶一路倡議的投資,也會對太平洋島國帶來誘因。西方國家如能加強與島國之間的關係,才有機會不讓中國以經濟滲透方式,突破第二島鏈,影響美國的戰略布局。中國外長王毅在2022年5月訪太平洋島國時,曾提議與其簽署經濟合作協議。雖後未如願以償,這警示美國須掌握先機,提升以《南太平洋鮪魚條約》為基礎的經貿合作等安排,拉攏且鞏固與南太平洋國家間的往來。

《霧谷晶策》建議美國政府也應該把台灣納入區域聯防體系,這裡指的並非國防安全的硬項目,而是由於台美在2021年3月已簽署《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讓台灣的海巡能如同7月中旬隨美、日兩國,前往帛琉進行聯合訓練,強化美、日、台三邊協作能量。不過,海巡實力有限,必定無法與海軍相比。我中華民國海軍過去兩年「被暫停」的敦睦艦隊,也是我政府高層該重新啟動派遣出訪,增加美、台與太平洋島國聯繫的政策走向。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