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筆者的觀察,無論對社會大眾,對國民黨黨員,或甚至是美麗島電子報調查出來7成討厭國民黨的年輕人,大家都希望國民黨能成為一個可以好好監督、制衡民進黨的在野黨。2020總統大選中,台灣選民政黨票和總統票分裂投票的行為,就是這個現象的最好證明。

特別在蔡蘇體系防疫不力、疫苗缺貨無解、人民被迫施打保護力成謎的國產疫苗的當下,民眾的不滿積沙成塔,卻也無處宣洩。此時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人民會自然地把希望寄託在最大在野黨身上。大家希望從在野黨的強力監督看到國家未來不同的願景藍圖,從在野黨發起的公民運動、政治攻防中得到情緒的抒發。

但是各家媒體和智庫的政黨支持度民意調查,卻證明了這個現象並沒有出現在2021年的台灣。國民黨並非沒有努力,立院黨團一改過去被詬病的保守和溫良恭儉讓,在監委提名、在食品安全、在鐵籠公投等好幾個戰場,在議場內外奮力用行動阻止惡法通過;智庫也積極做出更多政策民調和相關研究,提供充足的政治攻防彈藥;黨中央各單位更是將士用命,用最有限的資源,做出逐漸讓人有感的公眾宣傳。

所以,國民黨支持度沒有起色,多數年輕人依舊反感,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筆者認為,或許黨主席本身就是問題。江啟臣終究缺乏完整的從政經歷,即使年輕有衝勁,但敗在地方整合不力導致黨中央角色持續弱化,民進黨根本不怕無法有效發動地方包圍中央的國民黨,青年工作不時的形象出包更讓綠營高枕無憂。

這正是為什麼此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始終有不少人在討論四位黨主席的資歷。因為經歷決定了政治人物的視野和高度,眼下國民黨最缺的,就是一個有豐富選舉和團隊作戰經驗的黨主席,能有效發揮藍營地方縣市多數優勢,更能一目瞭然民進黨中央政府的問題何在。而國民黨四位黨主席候選人,客觀來說,從政資歷最豐富、最完整的就是朱立倫。

許多人,包括筆者在內,都一度以為朱當過行政院院長。朱立倫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同屬吳敦義內閣的副院長陳沖、內政部部長江宜樺、交通部部長毛治國,後續都曾接任閣揆一職。只是朱立倫在2010年被派往剛改制升格的新北市對戰蔡英文,最後在這場硬仗中取得大勝。

那些說勝利經驗不重要,或信誓旦旦說從政經歷無法兌現領導力的人,我想也都是自己閱歷和高度不夠才會說出這些話。政治終究是權力遊戲,是權力和利益的分配,特別作為一黨之尊,如果不是深諳各方利益傾軋,能夠據此成為眾人都信任的仲裁者,誰願意聽你在選戰中調動指揮?

更不用說當你的對手是全台灣最會打宣傳戰、組織戰的民進黨,筆者認為,終究還是對戰經驗、從政資歷充足的朱立倫,比較能帶領國民黨在2022年獲得選舉勝利,並在這一年多的過程中有效團結國民黨,制衡一黨獨大的民進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