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疫情指揮中心已下令實施三級警戒,群聚感染的案例仍層出不窮,生為一個在士林土生土長二十年、生活圈距士林夜市五分鐘路程的筆者來講,其中最恐慌且密切關注的,莫過於是在夜市旁爆發的「北藝中心群聚感染案」。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簡稱北藝中心)座落於捷運劍潭站旁,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操刀設計,最具特色的外觀乃是其突出的大型圓球體,每每經過總是目不轉睛,儼然成為捷運淡水線上的一大亮眼建築,年初美國CNN更是將其評選為2021年最令人期待且具顛覆性的八大新開張或落成建築之一。

北藝中心群聚感染案

        臺北市無黨籍議員黃郁芬於上月22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北藝中心自5月21日至6月11日間共快篩400餘位工地工程相關人員,後經PCR檢測出臺北市新工處負責的工地有30位工程人員確診,北捷工程局負責的標案工地則有10位確診,總計40人確診。

文化局長蔡宗雄對此回應表示,第一起確診案例是在5月20日,為一名外包清潔人員,後續依照程序通報並停工,同時安排全數員工進行PCR核酸檢測,篩檢後呈陽性者,馬上接受隔離就醫治療;而後工地經過三次全面消毒,召開工程討論會議,決定於6/15日起開設單一入口制,檢測確定為陰性者方能進入工地,日前已全數復工。

對附近的影響

雖然士林夜市進入三級警戒後旋即暫停營業,但仍有些許攤商提供外帶、外送服務,身為外食族的我不免有過幾次前往購買的經驗,途中就曾經過北藝中心;再者,劍潭捷運站是往北投、天母及陽明山的重要轉運站,上下班時間總是熙來人往,不少民眾會於此轉乘公車或捷運,而其中一個站牌就設置在北藝中心。新聞一經報導,頓時引起生活在周遭的人極度恐慌,加上還爆出另一起群聚感染案—「士林長照機構群聚感染」,可謂是雙重打擊。

  近來年,因中國限制陸客自由行,以觀光客為主要客群的士林夜市受到嚴重影響;之後店面租金、消費者爭議頻傳,生意更是大不如前。許多在地人都將希望寄予北藝中心,期待落成後帶來的人流能夠重新為地方注入生機,而群聚感染的發生卻使情況雪上加霜,原先只是商圈人潮減少,現在變成人人退避三舍。

前面提到由於我是外食族,有時想省下外送費,會採以外帶自取或直接出門覓食,食物種類五花八門的夜市自然成為首選,但令我吃驚的是—許多攤商、店面因疫情下的收入不及成本與店租,而選擇不營業甚至紛紛拉下鐵門,掛上「出租、頂讓」字樣,老字號的餐廳也開始與外送平臺合作,試圖舒緩入不敷出的困境。幾年前就開始走下波的士林夜市,現今更因疫情陷入愁雲慘霧…….。

預算追加爭議及營造商倒閉

        早在爆發群聚感染之前,北藝中心就曾因預算追加爭議與前工程承包商—理成營造破產的負面新聞上過版面,下面就來說說上述的事件。

        據2017年北市府廉政透明委員會的「北藝中心興建工程追加預算調查報告」指出:2009年議會核定預算為48億,隔年市長郝龍斌核定調高預算至54.23億,然2012年時仍採用原預算開標,令理成營造以最低標38.18億得標,爾後才又將核定後之預算函請議會同意,此舉遭質疑有延遲送交追加預算並圖利承包商競標之嫌。

        2016年理成營造宣布週轉不靈倒閉,稱北藝中心工程已超出施工專業範疇及財務負擔能力,董事長衣治凡承認過去財務不穩固,未料公共工程的種種限制與不合理要求才是壓垮理成的最後一擊;時任市議員王威中質疑理成營造拿預付款填補財務缺口,並多次提出追加預算,後因柯文哲上任後遭拒,最終致使破產。郝市府時期追加預算的程序雖合法,背後的動機似乎卻與承包商的財務狀況不謀而合。

        北藝中心最初原訂2014年完成主體工程、2015年試營運,沒想到工程進度嚴重落後、營造商倒閉一度停工,導致排程不斷延後;後採分標發包的方式將未完成的工程委由不同承包商進行,最終才預定今年六月底竣工,明年一月開始試營運、七月正式開幕。如今爆出群聚感染,工程進度再次延宕,也使北藝中心的爭議又增添一筆。

        建造過程一波三折,耗時近10年、斥資近70億興建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落成後,是否能回應創建的初衷—成為全亞洲的新藝術樞紐,並背負起提升區域共榮的使命呢?這條見證之路仍舊十分漫長,身為老士林的筆者也只能拭目以待。

 

文/陳禹捷(士林在地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系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