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當天,微博上出現一則貼文,其大意如下:今天上傳的內容盡量別帶日期,否則上傳後可能會看不到。筆者起初並未理解這段話的涵義,後來才意識到是在暗指六四天安門事件──不要在上傳時提到「六四」,否則內容可能「被消失」。

六四,只是中國網路上被消失的幾個字,卻是中國政府對資訊監控的縮影;而網友自發性迴避敏感資訊,則凸顯了人民為因應政策而開啟的「自我審查」。

政府監控下的自我審查

提到中國政府對資訊的監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河蟹」。這是中國網友對於「和諧社會」政策的代稱,意思是涉及政治、色情、暴力等敏感議題的資訊,會被官方直接或間接地刪除,如前段的「六四」,或是「裸體」、「霸凌」等詞彙。由於網路上的龐大資訊無法逐一經審,因此許多正當的內容會因含有敏感用語而被誤刪;為了避免這種困擾,中國網友索性開啟了「自我審查」,利用各種手法代換可能被「河蟹」的內容,例如在字詞間加入標點符號(「裸體」→「裸/體」),或是使用漢語拼音縮寫(「裸體」→「LT」,概念同於台灣的注音文)。

這種自我審查除了體現於微博等社群網站,在文學作品、影視節目中亦隨處可見。中國知名作家顧漫於2009年出版的的暢銷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中,將「變態」替代成「BT」;2020年的「現象級」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翻唱了中國女歌手陳粒的歌曲〈易燃易爆炸〉,但原歌詞中的「殺人不眨眼」被改寫成「冷面不眨眼」。由此可知,自我審查已成為中國社會長期且普遍的現象,而此一現象也透過網路和媒體的傳播進入台灣年輕人眼裡。

年輕人「反中」究竟反什麼

近年在兩岸議題中,台灣年輕人被認為傾向「反中」。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研究小組」在2020年4月21日到5月28日進行「中國大陸政府是否為台灣的朋友」之調查,報告顯示73%的受訪民眾不同意,而年輕世代(18~34歲)更是有高達84%不同意。研究員陳志柔表示,原因之一在於台灣年輕人對於中國政府背離民主自由感到不滿。

為什麼台灣年輕人反中?其實在反中情緒背後,筆者認為台灣年輕人真正抗拒的是「失去自由」。中國侵害自由的案例,所在多有,具體如對台灣國際地位的打壓、對香港民主制度的破壞;而其中,「自我審查」是一關鍵例證。 

當民眾需要自我審查,意謂整體社會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權利受到政府限縮,這對多數台灣年輕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台灣是享有高度自由的國家。根據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在今年3月3日公布的《2021年全球自由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 2021),台灣的自由度在滿分為100的調查中斬獲94分,名列亞洲第二;相形之下,中國僅得到9分,在亞洲排名倒數第五,且被評為「非自由」國家。兩岸的自由度落差懸殊,無怪乎台灣年輕人對中國政府的反感。

然而當筆者向長輩(50~70歲)講述年輕族群的觀點,卻發現部分立場「親中」的長輩並不贊同「自由」的必要性,而是主張只要不觸碰政府眼中的敏感議題,就不會影響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且這些長輩認為台灣年輕人的「反中」缺乏實際立論,只是空泛且情緒化的「逢中必反」。

筆者認為,世代間的觀念之所以產生此等隔閡,除了成長背景的差異,最主要乃是肇因於部分長輩並未體認到中國的「自我審查」現象對其民生造成的影響,以致無法理解年輕族群對於自由的堅持及「反中」的態度。 

兩岸關係至今仍是台灣社會繞不開的議題,我們也持續在學習傾聽不同的聲音。在定位台灣年輕世代為反中世代的同時,更重要的或許是了解年輕人為何而反,才不會淪為非理性的批判。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