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日本女學生從台灣返回日本後,檢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陽性,讓外界再度質疑台灣可能有大量無症狀病例.  反對黨質疑為何中央不擴大篩檢. 他們利用缺乏大規模篩選作為議題來攻擊政府. 在醫界有“順時中” 也有“逆時中”的意見。市井小民也有廣泛不同的看法. 篩檢這個問題重新開始被辯論. 如何理清千頭萬緒爭議? 首先,必須考慮武漢肺炎需要篩檢的人口範圍。其次考慮從篩檢獲得的資訊我們如何使用.  

篩檢的人口範圍可以包括整個世界,整個國家,整個城市,特定的地區或特定人口. 篩檢整個世界的人口是不可能.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為整個國家的人口提供篩檢. 中國武漢與韓國大邱報導有大規模篩檢, 但是他們仍然沒有覆蓋整個城市的人口. 通常,篩檢是針對高風險的人群。篩檢的範圍也取決於可獲得測試試劑的數量以及執行這些測試的設備及人力. 這些是篩檢的基本費用. 政府在規劃大規模篩檢時需要考慮成本效益.

篩檢的效益是什麼? 這取決於人們如何使用篩檢獲得的資訊。一些學者聲稱,該結果將使我們更加了解該武漢肺炎的病程。 那不是一個合理的論點。學者可以使用人數較少的隨機抽樣, 通過使用統計方法來獲取同類資訊。不需要大規模篩檢.  此外,我們可以從可用已經可用收集的數據以獲得相同的資訊.

篩檢的前提是需要患有武漢肺炎的病例. 篩檢本身並不能阻止疾病傳播. 我們需要有案例追踪和隔離的機制.  如果沒有確診的本土患的病例,進行任何篩查是沒有意義. 對於零星武漢肺炎病例,篩檢應僅限於通過病例追踪確定的接觸者。首先聯繫這些人, 告知要進行自我隔離。 一旦確認感染有症狀,安排適當的隔離和治療。因為超過70%的病例無症狀,可以完全康復。這群人可以居家監測和隔離直到測試變為陰性. 篩檢的主要任務是防止疾病傳播給他人. 同時保留病床給病情較重的患者.

當在社區中面對武漢肺炎的廣泛傳播時,預防疾病傳播的最有效方法是強加自我隔離,使用適當個人防護設備(如口罩)維持個人衛生, 並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遵循這些簡單的規則, 許多歐洲國家,即使沒有大規模篩檢, 武漢肺炎感染擴散得到控制。在美國,相對比較支持或反對遵循這些簡單的規則的州,確認新案件數量的增減趨勢明顯不同走向. 支持的州, 新病例增加的速度減慢. 反對的州繼續增加新案件. 儘管他們都有篩檢  確定自我隔離,戴口罩,個人衛生和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對防止大流行蔓延是有效的方法。大規模篩檢, 沒有進行強制隔離的話不可能對疾病的傳播產生影響。

在沒有本土病例的情況下,接觸者沒有人有冠狀病毒感染. 一名日本女學生從台灣返回日本後,檢出武漢肺炎的邏輯理結論是日本的案件很可能是假陽性的篩檢。 反對黨不要無理取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