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自製戲劇「性愛自修室」日前宣布續訂第三季,該劇第一季在2019年1月首播時,就獲得劇評人普遍讚譽,更在爛番茄評論網上獲得88%新鮮度、8.04/10分的佳績。影集內容探討面向包含性自主權、多元性別等,用較新穎的方式觸及一些社會上不敢大肆談論的主題,其中更是透過劇情大談性騷擾的敏感議題。
      在第一季第五集中,一張女學生的下體特寫照遭偷拍外流,受到嘲笑與惡意眼光的並不是將照片外流的加害者,而是被偷拍的受害者本人。第二季第七集則是描述另一名女學生在搭乘公車上學時遭到一名陌生男性騷擾,造成後續不敢與男友親熱、甚至害怕前往警察局報案的負面影響。
      這些題材在現代社會新聞版面上層出不窮,更不禁讓人聯想到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南韓「N號房事件」。群組內發生的各項性剝削案件令人髮指,引起民眾憤怒,南韓總統文在寅更表示將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希望能從此徹底根除國內的性暴力犯罪。但在此案件被媒體廣泛報導後,在南韓多個網路論壇竟出現「求N號房內性愛影音」;曾加入群組的會員抱怨自己無辜、怪罪受害者、甚至稱她們為「妓女」等各種充滿父權意味的可怕言論,這些無非不是對受害女性的二次傷害。
      據統計指出,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在滿21歲前都曾在公共場合經歷過「非自願的性接觸」(意即性騷擾或性侵害)。許多受害者在事件發生後身心狀態都受到巨大打擊,如失眠、憂鬱、自責、對人群產生恐懼。除了面對事件帶來的創傷及未獲公平處理的結果之外,更嚴重的在於社會上對受害者帶來的二度傷害。「穿這麼騷活該」、「這麼正他(指加害者)賺到了」、「難怪」等譴責受害者的評論在網路上大量出現,除了大眾對於被害者的謾罵之外,為何還會出現這些對受害者的惡言相向呢?
      與韓國鄰近的日本在幾年前也曾發生過引起軒然大波的「伊藤詩織案」。伊藤詩織是一名記者,在某次與電視台高層山口敬之聚餐時遭對方性侵,而在事件發生後一年伊藤盡全力訴諸法律,得到的結果卻是因證據不足,不得起訴。而在事件發生後兩年,她決定自己站出來將整起案件公開,更與英國BBC合作拍攝紀錄片「日本之恥」,日本政府也受此影響,將性侵罪的服刑時間延長。在此之前,日本法官在審判性侵案件時,是可以依受害者是否哭喊抵抗來判定其是否遭到性侵的。事件公開後,伊藤收到不少民眾的惡意訊息,其中不乏許多不被理解、惡意的網路留言。伊藤隨後在採訪中提及:「有些男性說,他們很難想像性暴力是什麼樣的,但是他們能明白被強權控制是什麼感受。我很確信每個人都感受過這種被權力控制的感覺,無論是在學校、公司還是家庭中。」
      雖在現今,大家高喊著性別平權,卻還是難以忽略一件血淋淋的事實:我們的社會仍存在著以權力關係看待性的惡意眼光。在性騷擾或性侵害的過程中,重點不在於加害者是否為了滿足私慾而犯下惡行,關鍵在於加害者的目的往往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權力、地位及力量,呈現一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
      權力關係與階層在社會中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加害者透過自身權力優勢以騷擾的形式對待權力上弱勢的受害者。而從生理性別的角度上來看,男性自古以來的權力關係是遠遠大於女性的。現代社會更是經常透過性的角度合理化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若受害者為女性或性少數,各種審視其外貌、身材的言論在事件發生後大量出現,讓原本就處於權力弱勢的受害者更加無力對抗加害者。
      性愛自修室中有一句台詞:「我們(指女性)就像是公共財產,他們(指男性)似乎認為我的身體就是他們的所有物。」隨著社會民主化及自我意識的提升,儘管「非自願的性接觸是不對的」此種觀念已根植在教育、文化之中,但要如何超越傳統性別的框架,試著拆解性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是現代大眾仍要思考、學習的一大重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