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自我國執行再生能源躉購制度以來,歷年最難產的一次躉購費率,終在本月底誕生,經濟部破天荒召開記者會,無非想讓再生能源產業過個好年,讓全民享受潔淨電力帶來的永續好處。但有一個很奇怪現象,已有專家評論此費率可遺害萬年,筆者好奇的是,眾多專業躉購費率委員腦袋竟抵不過這些專家,探究過往言論,不外乎以專業的計算方式,凸顯經濟部不願面對的付出代價,一語貫之皆以龐大金額為基礎評論目前政策是否合理,諸如「多花多少錢」、「20年共多多少電費」、「全台民眾被影響」、「圖利廠商」,這些評論一出,不論是新聞媒體或是民眾,皆蜂擁而出般的把相關政策如落水狗般的,人人喊打,人人反對。事實是否如此,經濟部絕對比筆者還急於解釋,但筆者只看出,土地稟賦有限的彈丸之島,開發海洋風能成了必經之路,但離岸風電一路走來風風雨雨,推動多年未見起色,直到有了示範機組,直到即將完成示範風場開發,直到完成了離岸風場遴選與競標的創舉,才隱隱約約看到曙光,台灣海峽的風,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但這微弱的燭光,將要被躲藏在電腦螢幕前的鍵盤高手給吹熄。

  平心而論,這些聳動的付出代價金額,是經深思熟慮過後的言論,亦或只是加減乘除的數字遊戲?試問電腦螢幕前的鍵盤高手,是否曾想過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意涵?這些數字從何而生?估算邏輯的依據為何?似乎不曾看過有哪位高手提出任何建言,永遠只一昧的批評數字不合理,總是拿國際是如此,所以台灣也要如此。既然要追隨國際潮流,就該仔細檢視國際離岸風電的發展歷程,難道國際離岸風電一開始就是以低價來興建嗎?試問,歐洲的離岸風電發展至今已有數十年的經驗,可以有較低的發電成本並不意外,反觀台灣還處於萌芽階段,低成本因素包括在地產業鏈成熟度、風場營運期延長、規模經濟與群聚效應等,我國可說尚在出發點徘徊,將其視為為還沒學到的東西付出學費,一點也不為過。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的估算方式尤其複雜,筆者也無法以簡要的文字來說明,本文僅強調常被忽略的多元效益,發展再生能源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多發一度綠能,即可代替一度灰電,也節省其灰電發電成本,台灣能源自主性低的可憐,推動離岸風電可減少國內對進口化石燃料的支出和依賴,強化我國能源自主,這種明顯的效益為其一。此外,我國目前離岸風電產業鏈仍不完善,政府目前規劃至2025的長期目標下,國內外投資者爭相湧入,開發過程中均實質帶動國內廠商提升技術能量,龐大綠能資金的挹注,亦使我國綠能金融市場加速擴張,有助政府及金融業等單位完善產業鏈及國內基礎設施,加速後續風場開發,離岸風電的複雜度非三言兩語可交代,但明顯可知一旦推動後,配合政府相關規範要求,產業周邊產業,諸如水下基礎、海事工程、離岸風力機、設備維運等商機,立即浮現,預估2025年上看9千億元投資額,促進國內經濟成長;加上政策要求國產化,開發商肩負帶動國內產業發展及人員培育責任,提供國人就業機會,此效益為其二。

  除了前述提到的能源自主及本土產業效益外,還有筆者沒提到的減少空污、節能減碳等,筆者呼籲,政策評論本應理性客觀,不應侷限付出代價,實應以更寬廣的心態面對多元的效益,更不該混用發生與未發生事件進行討論,若一開始就「帶上有色眼鏡」截取片段資訊,無非是重複個人內心頑固和激進的觀點罷了,數字拼湊所帶來的謬誤並無益於社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文末,筆者強調,發展再生能源切勿以短視角度評論長期推動政策之合宜性,實應正面看待這些多元效益後再論及負擔代價,永續這字眼談了很多年,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創造潔淨的電力及乾淨的空氣,有誰能說錯呢?

文/李珣琮(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