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香蘭(資深媒體人)

當政治大學新建法學院大樓將拆遷化南新村招來惡名之際,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已斷然決定放棄籌備了24年的「萬里校區計畫案」(如圖),並將160公頃土地歸還國家。台北科大作出如此重大的決定,關鍵在於:學校根本沒有能力開發。該案經過校務會議通過後,已報教育部撤案。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說,土地放在那兒,不如還給國家,交給國家來使用;而他任內募得的十餘億元經費,要投資在台北校區,讓學生真正受益。

台北科大萬里校區是在民國81年1月25日獲得教育部核准,也是國內第一所技術學院遷校案,當年教育部推動技專院校改制、升格過程,以「校地面積」作為升格改制的標準,申請學校必須符合校地面積,許多學校因而到處尋找土地,而台北科大從三十餘塊土地當中選定萬里校區,當年並有近三百多名教職員就近購地規畫了「教職員安居計畫」。

 

這些年來,校地面積與技專校院升格改制「綁作伙」,教育部被監察院要求檢討修正。而北科大的「萬里校區案」,卻沒完沒了,爭議不斷。主要的關鍵是全校各院、各系,以及師生們在多次的問卷調查,都反對遷校、沒有系所要到萬里校區,除了因路途遠、交通不便,校區就在北海岸與太平洋隔著一條雙線道,氣候潮濕鹽分高,研究教學器材很容易受損等因素外;整個校區屬於陡峭地形,在近兩百公頃校地中,只有五公頃的面積屬於三十度以下陡坡,這些可以使用的土地,開發起來經費驚人。

姚立德校長表示,當年萬里遷校計畫案核准後,國家已沒有錢,整個校區開發需要八十億,教育部同意提供三十億經費,學校必須自籌五十億,已二十多年了,校友只捐了二十萬元。姚立德本身也是台北科技大學校友,他說:「可以看出,北科大校友根本不支持萬里校區案。」

 

姚立德早在兩年多前就已下定決心要撤銷萬里校區計畫,此項決定雖獲得了校務會議通過,但校內仍有眾多教職員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學校可以不遷,但土地不必還給國家,土地是學校的資源,有些人甚至抱著佔地為王的心態,主張「有土,斯有財」,他們質疑,學校好不容易拿到手的土地為什麼要還回去? 為了平息這些爭議,姚立德被當成罪人,還挨了不少罵。

 

目前,台北科大萬里校區案已申請撤銷獲准,目前正進行「土地變更」的程序,而當初學校取得的200公頃土地中,有160公頃為國有土地、40公頃私地由教育部補助六億元向私人購買;現在這些校地早已由「林牧用地」變更為「文教用地」,依程序這些土地必須一塊、一塊申請再變更回原有地目,才能歸還給國有財產署。對於學校來說,「土地變更」並不困難,要先擺平校內雜音才最困難,而這階段已經走過了。

台北科大萬里校區,位於台北縣萬里與和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段等交界處,附近緊鄰外木山風景區和台電火力發電場;目前北科大萬里校地現址因久未開發,已煙沒在荒草間。

台南大學,也有類似的發展困境。當年台南師範學院為了改制大學,千挑百選找到了七股校區,這塊一百多公頃的校地原先是漁塭地,校方爭取到教育部補助,光是改善漁塭地就花了七、八億元填土造路,七股校區(如圖)也因為開發經費太過龐大在升格為大學後,遷校七股的計畫懸宕快二十年。校內院系師生也因為路途遙遠、氣候潮溼等因素,互相推拖。拒絕遷校。

 

民國81年,台北科大帶動起台灣高等教育廣設分校、分部旋風,但是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的設分校、分部計畫,弄得各校疲於應付,為了找地、籌措經費,很多學校不得不靠關係、走後門,從國有地、縣有地、台糖用地…,從林地、沼澤地到瀉湖區…,各校動用校友會、政府高層力挺爭取改制與經費,雖然科技大學一間間改制成功,但也後患無窮,一些大學的分部,往往遇水則淹,教學研究器材泡水,損失慘重。

政大在香山計畫受挫後…

早年政大也冀望在新竹香山設立分校,曾一度由政大畢業的立委全力動員,爭取教育部的支持,未料遭到當時的教育部郭為藩反對。當年,郭為藩部長已感受到大學在量體的擴充已飽和,教育部未來要支應的經費已到了極限。

政大校方在香山計畫受挫後,轉而爭取校區周邊的國有土地,數年前先取得了政大後山校地,近年又取得了軍方「指南山莊」約116公頃的土地,近來政大新建法學院大樓又把腦筋動到化南新村。

近來,政治大學因為興建法學院大樓將拆除近六十年歷史的化南新村,引發社區居民要求保存化南運動。

(圖為化南萬興願景工作小組提供)

 為了擴展空間拆屋建樓,政大法學院惹惱了化南第二代與附近居民。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化南二層紅磚建築群不只是台灣現代建築最早的一批芻形,它反應的是時代的精神,與民國的記憶外;而政大拆除這些建築是將歷史Delete掉,在少子化下,更是盲目追求大學的發展。

 隨著少子化,年輕人口正在減少,根據教育的統計,2016年國小一年級新生只有十七萬六千多人、大一新生也降至二十五萬餘人,未來的學生數正逐年下降,大學也面臨了艱巨的競爭與招生壓力;不少大學因應新考驗,已改弦易轍。以台北科大為例,就承認「校地擴充」不再是王道,大學發展必須放棄「擴充校園工程」舊思維,誠實面對大興土木所帶來的預算虛耗,以及削弱、拖垮大學軟體建構的真相,紮紮實實把錢投資在學生身上。

 

大學圈地運動調查報導相關連結:http://newtalk.tw/opinion/view/3284

 

 (編按: 大學圈地運動調查報導系列刊出距今時隔五年,2011年此調查報導入圍了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該獎項因入圍作品均無具體新聞效應,評審決定獎項從缺,但此報導幸蒙優質新聞基金會贊助,特在此感謝 蘇正平先生、胡元輝先生,以及大力支持此項報導的 莊豐嘉先生和主編劉桂蘭女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