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學過日語的人,大概知道或聽過日語有五個母音「あいうえお」吧!其實「あいうえお」從中文漢字草書「安以宇衣於」演化而來,稱為「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另外一種書寫體「アイウエオ」,則由中文漢字楷書「阿伊宇江於」偏旁而來,叫做「片假名」(カタカナ、Katakana);之後為了國際通用及輸入方便,才有羅馬字拼音「a.i.u.e.o」的産生,為日語初學者必學、必寫和必說的五大單語。

初學者通常先從平假名下手,剛開始練習書寫時,既像「行草」又像「簽名」,那種一筆到底的感覺,還蠻好玩的。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不用多久就能掌握竅門,寫得有模有樣。其實日語入門首先遇到的問題,不在寫字而是發音。有別於中文的四聲,日語發音比較輕、比較平,特色在於音調高低的變化。最常被提出來的例子是「はし」(Hashi),讀平高音是「橋」,讀平低音則變成「箸」(筷子)。實在難以區別,因為聽起來都差不多,但「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就是差這麼一點點,你究竟是「プロ」(Pro.、專業的),還是「プロペラ」(Propeller、螺旋槳飛機,意味不輪轉)?馬上就露出「真面目」(しんめんもく、Shinmenmoku)。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卻是另外一回事;即使自認為已掌握日語的發音方法,但到了日本,只要一開口,對方就「知影」(台語知道)你毋是日本人。最糗的一次經驗是用日語問路,對方居然以英語回答;當下除了訝異之外,內心還蠻受傷的。或許不只是發音的問題,也可能是句型不對與慣用語不符,但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發音的確缺乏自信。想說愛著了毋驚死,只要找到問題所在,持續請教日本友人,「一生懸命」(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Isshoukenmei、拼命)的「勉強」(べんきょう、Benkyou、學習),離標準東京音雖不中亦不遠矣。

依據日文書「自己革命の技術」作者之一的辛淑玉指出,為了正確的發音,必須好好練習五個母音的發聲方法,尤其是口腔的變化:
「あ」:嘴巴儘量張大,看得到喉根,
「い」:嘴巴橫向張開,前齒外露,
「う」:嘴巴嘟起來,像章魚一樣,
「え」:嘴巴橫向兩邊,嘴唇向下,
「お」:嘴巴含著鵪鶉蛋般,手指頭可以伸到舌根。
這樣的指導,讓我倍受啓發,原來自己連最基本的母音發聲都沒有掌握好,怪不得唱日語歌時,受到嘴型和嘴巴運用不當所致,總是無法充分表達原曲的味道。藉由上述方法的一再練習,終於取得發音上的明顯進步,漸漸有了些許「Opera」的成就感,能從「黑白啦」向著「歌劇」邁進!

「因為喜歡,所以學習(追求)」,年輕的時候,暗地喜歡家住基隆的女孩,有次大夥聚餐,她也參加;那天吃得很晚,餐畢賦歸之際,主辦者詢問有誰可以送她?當下即回答:我正好順路。事後朋友問說:你不是住台北嗎?哈哈!美國老羅斯福總統與女友初次約會,相談甚歡送她回家,卻怎樣都未能到達目的地?女方問:Mr.羅斯福,難道你不認識路?這條路已經走了好多遍。羅斯福笑答:我認得路(就因為熟悉,才會一走再走,增加彼此相處時光)!最後,英雄贏得美人歸。

只要喜歡,就會義無反顧,不以為苦,還會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學習日語,何嘗不是如此?相對中文容易的發音、熟悉的漢字和難不倒人的外來語,常讓人一見傾心;然而比較困難的文法和日本人的思考模式⋯⋯等,正好當作自我學習的一種挑戰。何況日本離台灣近,食物好吃、風景優美、治安良好、交通便利、環境整潔,還是Pokemon的大本營,令人不愛上也難。學習日語永遠不嫌晚,只要好好練習說「あいうえお」,多說幾遍,就會不知不覺的愛上了。「あい」連在一起讀「愛」,「うえ」則是「上」,「お」讀音近似「我」,如此「あい-うえ-お」不就是「愛上我」嗎?!愛上我這「日本語」!

歡迎即刻加入「Opera日本語」學習俱樂部!只要你喜歡,一定會「愛上我」!

註:
一、「はし」有三種不同字義,讀平高是「橋」,讀平低是「筷子」,還有與「橋」一樣也讀平高的「端」;兩者主要的區別是後面接續詞的音調變化,前者讀平高低,後者讀平高平。有興趣者可自行查閲相關書籍對於「日語標準語調」的説明。
二、「橋」與「筷子」的發音常生混淆,可以想像橋架空中,人行其上,所以音調往上;而筷在手中,取食向下,故發低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