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領導者若是無能、自私,有時天災會演變成人禍;更無情的政客會製造天災來殘害人民。蔣介石與毛澤東都把他們帶給人民的痛苦和殘害歸罪於外國政權-日本與蘇聯。
 
11月29日與12月1日,我從紐約時報中文網讀到兩篇文章談論1942年發生在河南飢荒的事件;巧的是12月3日上市這期的The New Yorker(紐約客,封面日期為12月10日)書評評論2本有關1958至1962發生在中國全國的大饑荒的著作。1942年的河南旱災事發生在蔣介石委員長領導抗日的年代,根據當時西方記者的估計造成約3百萬人的死亡。而1958至62年的大饑荒是發生在毛澤東所發起的「大躍進」時期,估計造成3千萬至4千5百萬人的死亡。
 
飢荒是天災,但當時的政府若處理不當,那就演變成人禍,而造成更多的死亡。美國政治學家Rudolph J. Rummel在他著的Death By Government(政權造成的死亡,1997)書中列出20世紀9個最血腥的獨裁者,1是史達林、2是毛澤東、3是希特勒、4是蔣介石、5是列寧。共產主義的毛澤東在1923-76年期間造成3千7百82萬餘人死亡;軍國主義與法西斯的蔣介石在1921-48年間帶來1千零21萬餘人的死亡。毛與蔣加起來共造成4千8百零42萬餘人的死亡,比俄共的史達林與列寧加起來的4千6百68萬餘人還多,可以說,20世紀的中國政權是世上帶給最多人民死亡的政權。真怪耶,我們的教科書都說,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但為何我們的政權卻如此殘害自己的人民。
 
這一個月來Discovery頻道有一個名為「毛澤東與美蘇冷戰」的節目,提到毛的「大躍進」是政治性的決定,決策過程非常情緒。他為了擺脫對蘇聯的依賴,盲目發展鋼鐵廠,造成3年的農荒,饑荒加上人民工作過勞,造成3千8百萬中國人民的死亡;而毛以及某些中國人卻將此結果歸罪於蘇聯,因為蘇聯要中國還債。
 
發生在蔣介石在對日抗戰期間的1942河南饑荒,中國導演馮小剛根據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拍成電影「一九四二」,目前正在中國上映。在1987年解嚴前的台灣,發生在1942年的河南饑荒,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12月1日紐約時報中文網刊出劉震雲的一篇文章提到,得感謝Time(時代)的記者Theodore H. White(白修德)與英國The Times(泰晤士報)的記者Harrison Forman(哈里遜 福爾曼),他們結伴去一趟河南,目睹人如何被活活餓死、野狗啃死屍、人吃人等飢荒的慘像,經「時代」批露後,迫使重慶政府撥款救災,但其中的款項又被各級政府貪污掉,餓死的情況繼續蔓延著。
 
哈佛大學畢業的白修德於抗日期間被「時代」派駐中國,他從中國發的新聞不只重慶國民政府要檢查;而在紐約總社的老闆、出生在中國山東、美國傳教士之子的Henry Luce(魯斯)又是蔣介石與蔣宋美齡的「死忠支持者」,魯斯常改白修德不利蔣宋的報導再刊出,白修德與魯斯的衝突,以及他在中國與蔣政權的不愉快,是眾人皆知的。
 
1978年7月3日這期的「時代」刊出白修德新著In Search of History:A Personal Adventure(歷史的探索)的「書摘」,就摘錄他前往河南採訪的所見所聞。在一個村落發現一個母親煮兩歲孩子來吃;一個父親被指控勒斃他兩個兒子來吃,這位父親辯稱孩子已經死亡了。
 
這期以電影明星Warren Beatty(華倫比提)為封面的「時代」雜誌,當年被查禁,我還不知道是甚麼題材讓當時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不悅,於是天天到台北中華路一帶專賣外文刊物的舊書攤尋找,隔幾天就讓我找到,看了之後讓我大吃一驚,原來當年的抗日,不是教科書的描述;同年8月10日台北的英文報China Post刊出(約占三分之二版)蔣宋美齡針對這篇書摘的回應,說明她並沒有向魯斯要求換掉白修德,也不可能發生人吃人(Cannibalism)的慘劇等等。1980年,我在同一家舊書攤,買到這本書。在書末的「索引」蔣介石欄下就有Honan Famine(河南饑荒),153-156頁與160頁。
 
當年魯斯以當時最有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時代」與Life(生活)兩本雜誌卯足全勁對蔣宋的支持與厚愛,而魯斯與白修德的愛恨情仇,在時代--生活史可用好幾個章節來敘述。Robert Edwin Herzstein所撰的Henry R. Luce:A Political American Century(1994)就有諸多章節談論這段關係。林添貴的中譯本於1996年9月由「智庫文化」出版,其中第25章「白修德目睹中國苦難」。茲引述一段譯文:
 
    白修德回到重慶後,中國的新聞檢察官對他十分不客氣,大肆修刪他後來發 的電文。經常可見的是,白修德歷陳「行政紊亂」、官員貪瀆、錢莊貪婪、官僚漠不關心的原稿,經檢查人員整治後,國民政府便得幾乎毫無責任,河南之所以發生大饑荒,乃是日軍封鎖和蹂躪的結果。(330頁)
白修德引述史迪威將軍對蔣介石的評語:「無知、武斷又頑固」,因而一直以「土豆」稱呼蔣介石。(321頁)
 
劉震雲在紐約時報中文網這篇文章也說,1942…中國是個貧窮國家,眼看河南遭受災荒中國政府又沒能力救災,領導人倒生出另一種智慧:反敗為勝,何不把河南災民當作包袱甩給日本人…但日本看穿中國政府的企圖…並不全盤佔領河南,就這樣河南成了中國政府與日軍都不管的真空地帶,我的三百萬鄉親,就在這種政治真空中,在逃荒上,一個個餓死了。
讀中國歷史就知道有智慧又勤政愛民的皇帝實在不多見,所以才會給後人無比的懷念;相對的力來改朝換代,也都是主政者的昏庸無能,人民民不聊生,終致「官逼民反」。
 
1942這部電影在今日能帶給人許多啟發。
 
圖說:白修德與In Search of History一書,以及China Post刊出蔣宋美齡針對白修德書中的報導提出她的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