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注目的四年一度奧運會,即將在巴西里約展開,日前總統蔡英文女士親自為代表團授旗並致贈慰問金,在致詞時除了勉勵國手之外,更做出了2017年運動經費增加10%、8年後倍增,選手、教練出國比賽以商務艙為原則,運動職業化、擴大企業投資,來擴大台灣運動產業的發展。對於退役選手照顧,則希望藉由增加300個專任教練職缺,來保障選手未來出路,並傳承技術、培養運動選手。這些具體的政策承諾對於準備為國爭光選手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從蔡總統致詞可知,新政府將以提高經費預算作為改善台灣體育發展環境的首要策略,但若要把「經費倍增」視為體育政策的評量指標,恐怕需要「再」想想。

 國家體育建設經費究竟是不夠花,還是花錯地方?

根據2016年台灣的國家體育建設經費(不含學校體育教育)經常門、資本門合計為54.1億元,占總預算不到0.3%,看似極低的預算額度,若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中央政府所投入預算額規模,高於亞洲鄰近的日、韓,也高於許多歐洲國家。但為何台灣參與運動競技或職業賽事時,仍會時常感到「經費不足」,其背後的關鍵原因,就在於中央體育建設經費接近八成用於補助硬體,獎補助費預算僅約兩成,含業務費的情況下,僅編列10.8億元。

以鄰近的日韓為例,日本文部科學省體育廳的預算分配,運動競技經費約占七成,學校體育約占兩成,全民運動推動則占一成。預算當中,屬於體育設施整備的硬體預算比例不到25%,而運動競技經費硬體比例不到一成,有超過九成經費都用於社會運動風氣、運動選手培訓、國內外競賽支援等體育賽事軟體環境的優化。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體育局的每年一般會計預算,運動競技預算2/3,而當中的2/3則用國家代表隊培訓上。

當政府把國家公共發展建設「重硬、輕軟」的思維套在「體育」的公共投資上,自然而然,這些在國際競技舞台為國爭光、突破自我體能極限的運動員,就淪為了配角。

 政府預算編不夠多,台灣選手進軍奧運難?

雖然日本中央政府的體育經費多投入於體育人才培育以及活動補助等軟體上,但換算預算經費也僅約50~60億台幣,以台日人口比例、人均所得等相對規模,台灣中央政府體育預算不輸給日本,總預算更超過韓國,但為何台灣奧運獎牌數卻相對少的可憐,曾經奪牌的項目也只有6項,遠低於韓國的19項、日本的23項。從與日韓數據的比較結果,讓人不禁想問,台灣在國際體育競技質與量的落後,真的是中央政府的經費缺乏所造成的嗎?為什麼鄰近的日韓的體育主管機關,不需要花比台灣多錢,卻能夠培育出更多一流的國際競技選手?

當蔡英文總統在奧運代表前承諾預算倍增時,行政單位與幕僚是否真切的理解、反思過,並找出臺灣過去數十年體育發展機制的「系統性失靈」的原因,才跟總統提出了這樣體育發展對策。

系統性失靈無法解決,給再多營養劑也無用

台灣是一個高度追求性價比(CP值)的國家,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把錢花在刀口上。雖然每年不到10億元的擴張性財政支出費,不會使台灣財政窘困情況大幅度的惡化,但憑藉著不到10億元運動預算經費,想要把台灣體育運動的內需「產業」的餅做大,若在沒有配合體育經費財源與支出的調整,恐怕有八成先進了營建與相關製造產業的口袋,對體育發展、選手培育與產業扶植的幫助,恐怕相當有限。所以,比起預算擴張承諾,或許最先應該要做的工作,正視、思考政府體育預算財源與支出部門的「分配問題」。

在台灣體育競技、運動事業得以永續發展的期望,新上任的政府對於體育發展環境表達重視,並給予為國爭光的選手們積極回應,自然是美事一件,而有錢好辦事、獎金最激勵的道理,大家也都清楚。但人民對「睿智」新政府的期許,絕非用錢就能解決的,要讓人民有感的體育政策,政府在制訂體育政策KPI時,或許需要深一層的「再」想想?

本文作者:葉懿倫  慕哲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