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以「憲法各表」來取代「九二共識」的主張,也掀起民進黨內兩岸路線之爭;謝長廷表示,不管是主張國家制憲或獨立建國,都必須「基於現狀」,先承認中華民國這部憲法,再以「住民投票」解決憲政爭議,才合乎邏輯。
謝長廷是在今(25)日的「新頭殼newtalk.tw」網路直播節目裡,做出以上表示。
謝長廷表示,國民黨說的「捨異求同」是國民黨與對岸的問題,而他認為台灣內部捨異求同更重要。他說,雖沒有九二共識,但有「九二會談」,國民黨提「九二共識」,但中國卻不承認「一中各表」。他認為,憲法各表就是九二會談的總結,但國民黨卻「不敢表」我國憲法。他主張,應該由台灣出發,凝聚國人共識,才有辦法一致對外。
謝長廷說,中華民國這部憲法,一直在使用,民進黨執政時也用,釋憲也在用,憲法是用來保障人民的權利,限制國家公權力,以免被執政黨濫用;不承認憲法的話,對人民而言是吃虧、受害的。就算將來透過「住民投票」做改變,也沒法否定這個事實。
有人說,他的主張違背民進黨綱領或台灣主體性,謝長廷強調,「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套憲法」,所以「憲法各表」已確立台灣的主權地位,是「有效的一邊一國」。他認為,拿這主張跟「台灣獨立建國」來比,當然退後一步,但跟「一中各表」比,是前進很多步;而且民進黨綱寫著:「台灣現狀的改變,要透過公民投票」,現在還沒有公民投票,當然是先承認「現狀」,不然將來公投制憲過了,人家要承認嗎?這邏輯不通。
「否認現狀討好支持者,無助於整個國家建立一個更輝煌的憲法」謝長廷說,獨立制憲是個理念,在「情感上」稍退一步,才能前進,大家不能單單聚焦在憲法的「不重疊」共識上。他舉例,現在有人反對死刑,但廢止之前,也不能不承認刑法。謝長廷強調,他的主張連結了世界主義,也連結了台灣和中國長遠的發展。
他認為,在2012大選,國民黨會拿兩岸當主軸,而民進黨會以建立「社會公義」當訴求,雙方都必需互有回應,沒有回應,就會被長驅直入;民進黨提出一個「穩健的」兩岸論述,為多數人能接受,成為公約數,這是必要的。不過據他觀察,民進黨要提出兩岸論述,可能要等總統人選產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