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79年1月的橋頭事件,是戒嚴令下第一次的示威遊行。 它改變一個政治家族的命運,它凝聚一群黨外人士的集體意志, 它推進一個國家的民主步伐。 橋頭因而成為自由的灘頭堡,高雄更是台灣民主的聖地。 今年是橋頭事件40週年紀念,也是高雄政壇面臨民主政治的另一種變動,此刻民進黨要反省什麼呢?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在高雄最接地氣的民主前輩,一個大時代的故事--台灣第一位黨外縣長余登發,重新回顧審視台灣追求民主的初心以及這當中的艱困過程,尤其是余登發一生對台灣土地及人民至情至義的付出。 這次由八卦寮文教基金會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編撰了「橋頭事件40週年」紀念專書,除了回顧大時代的意義,也希望橋頭事件永不再發生。本書獲得財團法人八卦寮文教基金會授權獨家刊出,以饗讀者。本書預計明年1月出刊。
黨外運動低迷消沈,一直到1977年發生了中壢事件,情況才整個完全改觀。
正當南台灣政壇的反對勢力─「黑派」歷經多年迭宕,終於重掌高雄縣政龍頭之際,那年的「五合一」選舉,「黨外」勢力也獲得空前的大勝利。全台的黨外人士以4席縣市長(桃園縣長許信良、台中市長曾文坡、台南市長蘇南成、高雄縣長黃友仁)、6席台北市議員、21席台灣省議員的當選率,撼動了全台的政壇。黃信介和康寧祥組成的「巡迴助選團」聲勢浩大,把林義雄、張俊宏、邱連輝、何春木、周滄淵、傅文政、蔡介雄、黃玉嬌、蘇洪月嬌、余陳月瑛等人,通通送進省議會。
余登發是個「作穡人」體質的政治家
黨外勢力的異軍突起不是偶然,是民意在長年威權體制篏制下的必然反彈;而這個強力的反彈力道,就在1977年「五合一」選舉中引爆了首次火燒中壢分局的「中壢事件」,國民黨被迫停止作票,掀起全台政局的震盪,衝擊著無數民眾的心靈。
南台灣政壇反對勢力的精神領袖余登發,長年來對全台的民主風潮亦十分關注。只是余登發是個「作穡人」體質的政治家,他把政治事業當作耕田,任勞任怨,看天吃飯,就算天道不仁,全無收成,他也不曾想過要去掀翻天。國民黨政府再不公不義,余登發仍本著自己的理念和資本,按照不公平的遊戲規則和國民黨玩下去,從未想過衝撞政府。數十年來,余登發以個人堅定不屈的意志,在南台灣建立獨樹一幟的反對勢力灘頭堡,原本和其他的反對勢力並未合流。
黨外的反對勢力異軍突起
中壢客家籍農家子弟、省議員出身、毫無背景財力的許信良,卻在短短的半年內,以一次縣長選舉翻轉了整個桃園政壇,甚至翻轉了台灣政壇。「中壢事件」造成黨國威權體制的鬆動,之後帶動民主氣流的宣流,吹醒全台灣追求民主政治的進步意識。
1977年「中壢事件」發生時,專注於縣政政權重新執掌的余登發,當時想都沒想到,一年多之後發生在他和兒子余瑞言身上的「橋頭事件」,以及之後的「美麗島事件」及「桃園機場事件」,會把他及「余家班」的勢力整合到全台的反對陣營,並且納入後來的民進黨。
總之,1977年的選舉,黃信介立委與康寧祥立委的全台助選,把整個台灣的政局選到天搖地動。原本分散在台灣各地的反對勢力,包括各大山頭及游擊好手,或主動或被動地組串起來,形成一個沛然莫之能禦的「黨外」聯盟。高雄黑派內的余家班,也在這個歷史的關鍵點走進黨外陣營。
在戒嚴時期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當時的公職人員選舉中,最難當選的就是縣市首長,要能當選縣市首長,必須要得到過半的民意支持,這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台灣,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在1977年選舉之前,黨外人士要當選縣市長非常困難,台灣二十個縣市中清一色都是國民黨的縣市長。
黨外力量選舉的「民主假期」 壯大黨外聲勢
蔣經國在1972年接任行政院長,蔣介石則在1975年去世,由嚴家淦繼任總統。長期統治的獨裁者過世,黨外力量希望透過選舉的「民主假期」過程中,尋求機會集結,以壯大黨外聲勢。
1977年的11月舉辦的「五合一」選舉,有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原為國民黨籍省議員的許信良,脫黨加入黨外陣營,參選桃園縣縣長,對抗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歐憲瑜。
台灣選舉史上,有很多次黨外人士的選票被國民黨做掉的紀錄。許信良記取1975年郭雨新參選立法委員時,在台北縣、基隆市、宜蘭縣落選的經驗,都是開票夜明顯被作票而落選,在宜蘭那次,競選總部前還擠滿了不甘心的支持者。隔年,林義雄及姚嘉文律師幫郭雨新打選舉官司,出了一本書叫《虎落平陽》,結果還是無法改變郭雨新落選的命運。
許信良參選桃園縣長出版《風雨之聲》與《當仁不讓》二本選舉專書。 圖:張富忠/提供
許信良競選桃園縣長拜訪選民名片。 圖:張富忠/提供
1977年10月12日,許信良發表脫黨聲明「此心長為中國國民黨員」文宣,用毛筆寫成的聲明。 圖:張富忠/提供
1977年1月25日,姚嘉文與林義雄律師出版《虎落平陽》,記錄郭雨新競選立法委員選舉與訴訟過程。 圖:姚嘉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