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五百多日、喧騰已久的台大校長遴選案,終於在教育部長葉俊榮的拍板定案下,宣布將由教育部頒發聘書給管中閔,為本起事件作一結束。消息一出,隨即出現各種評論,本文擬從政治意義作為切入角度,指出管中閔的上任,是民進黨政府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之後,對國內外局勢進行重整與盤點的其中一項作為。

台大校長遴選案的爭議,一直都是台大選委會在遴選過程中,是否有完全符合程序規定,以及原本的程序規定如果有未盡周詳之處,是否可用一般行政原則予以補正。管中閔在本案中,最大的關鍵即是擔任台灣大哥大的獨立董事未主動報備,且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也是遴選委員會之成員,因而引發利益揭露與利益衝突的瑕疵爭議,並且使得正反雙方各自援引法律規範作為依據。

由於台大校長具備高度政治意義,因此理論上來說,人選與遴選程序自然需要以高標準來進行檢驗,而這也是民進黨政府初始的想法。然而理論一向會與實際情況產生互動,產生無法依理論行事的結果。在台大校長遴選一案中,自然就是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敗選,使得民進黨在客觀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全面重新盤整各項議題,並且將有限的資源,優先投注在爭取最多數人民最有感的議題上,換言之,就是經濟議題。

改革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只是規劃、溝通、推行都需要堅定的意志推動,更不能忽略在政治上的攻防與人民的感受。年金改革與基本工資連年調漲,是民進黨政府為了國庫永續與人民有感所推動的成功案例;然而台大校長遴選案,則是因為一方面與人民生活距離較遠,二方面又因台大遴選委員會的「學閥結構」與反對黨有著歷史上的連結,導致遴選案成為政治攻防議題,卻無法就事論事的從倫理與法律層面探討學術圈的結構組成與人選適當與否。

更坦白地以軍事詞彙來說,九合一敗選後,民進黨正值重整隊形、盤點各項能量的時刻,無論是在氣勢上或戰力上,都與獲得大勝的國民黨有一段距離。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以守固本,待時再展。因此無論是台大校長案,或是其他預計將引發較大政治或社會爭議的議題,都合理判斷將採取冷處理與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為未來保存實力。

由於當前國際環境絕非馬英九政府時期的相對穩定,而是在美國總統川普率領下的全面性圍堵中國,而中國自然也無所不用其極地,想從包圍網中最弱的台灣突圍,因此能夠獲得美方信任的蔡英文總統,依舊是台灣政壇上唯一能夠抵抗中國聯手國民黨奪取中央執政權的唯一人選。也因此,只要是支持台灣成為美日歐陣營之一員、支持台灣持續深化主體意識與台美關係者,都應該要作為蔡英文的後盾,累積能量。從這個層面而言,也才能夠理解管中閔出任台大校長在政治上的意義,而其他議題也是如此。

文/陳子瑜(高雄快樂電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