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夢市集」去年搬新家後,確立了全新的事業核心價格,聚焦娛樂科技領域,為台灣新創提供更深入的加速器服務,持續與台灣新創團隊一起創夢,一同打造台灣規模最大的娛樂新創生態系。 2017年成立的「創夢實驗室」每半年招募一次,每次邀請十二家新創公司加入,成立至今,已連結超過 200 家新創公司,其產品與服務橫跨遊戲、社交、影音、大數據、圖像渲染技術、翻轉教育以及商業服務等領域。 這個台灣規模最大的娛樂新創生態系的大水池裡,究竟都滋養出了什麼新種子?開出了的什麼芬芳花朵?就讓《新頭殼》為您一一解夢吧!

很早就有人建議劉易蓁以高校誌管道做藝人經紀,「因為很多經紀公司都是順著 Koobii 高校誌封面簽藝人、一路紅,也證明我們選人的眼光是對的。」例如曾經登上高校誌第 37 號的封面人物,就是現在勇闖韓國演藝圈的 Snowbaby 蔡瑞雪。

▲當時登上封面的蔡瑞雪接受 Koobii 高校誌快問快答專訪|圖片來源:Koobii
最初劉易蓁很排斥經紀事業,因為他聽過許多小型經紀公司會壓榨學生的明星夢來賺錢。「超多這種故事,比方說教個走台步、錄個 Demo 都要學生先給好幾萬塊。但後來我認為要相信自己的原則,如果用社群和資源幫助年輕人的明星夢也很好。」

 ▲Koobii Girls 美少女合影|圖片來源:Koobii

2017 年劉易蓁決定發展藝人經紀,他將 Koobii 高校誌做為挖掘明日之星的來源,專門挖掘有才華的學生,並替他們規劃媒體露出與工作,很快就找到了第一批旗下 IP。但轉至經營 IP 沒多久,劉易蓁就發現公司只轉了這個彎不夠,因為 IP 需要雜誌以外的機會才能增加曝光。同年他在 Koobii 內部接續成立了「藝次方娛樂」與「Koobii 影音」,再次轉彎,讓 IP 有更大的表現舞台。

累積至 2018 年上半年,Koobii 已經能為旗下 IP 連結更多事業資源合作。近兩年 Koobii 高校誌已經不必每月發行,「雜誌已經變成是我對廠商、對業務合作發的『名片』了,告訴他們 Koobii 能接觸學生到什麼程度,以此談合作。」

▲「高校傳說挑戰賽」是由 Koobii 與遊戲廠商 Garena 所舉辦。劉易蓁說合作緣起就是用高校誌的 facebook 粉絲頁丟「名片」給 Garena 所促成|圖片來源:Koobii

把握轉型時機,才能有效解決停滯期

Koobii 將自己定位為學生網紅加速器已有一年的時間,雖然業績與 IP 數量持續成長,但劉易蓁發現,過往 Koobii 針對單一年齡範圍的客群設定,已無法適用在 IP 經營,因為學生只要畢業,就會流失舊有客群,如此無法累積 IP 的影響力。劉易蓁說:「我們忘記這群讀『巧連智』的人都會長大了。」而這又是 Koobii 再次事業轉彎的時機。

「轉型之前,公司都知道自己猶豫的時間有多長,然後做出抉擇。例如柯達在選擇做數位還是底片之前,一定有段充裕的時間可以決定,那就是轉型的關鍵,所以要把握。現在 Koobii 也是。」

劉易蓁決定將原先的高校客群擴大至大學生,捨棄過往只經營 16 19歲年齡客群的「橫切」方式,改以根據 IP 的特定專長吸引目標族群的「縱深」經營。面對客群轉換, Koobii 勢必要改變社群經營的方式,目前 Koobii 仍在摸索適合的互動方式、穩定客群,但無論如何,劉易蓁面對轉型的心態依舊積極。

創業的變動,是為了遇見更精彩的風景

創業八年,不可能什麼都不變,劉易蓁的創業旅程一路轉彎再轉彎,都是為了追求更上一層的自己。然而創業八年,卻有件事在劉易蓁心中始終不變,那是創業的信念。

「創業 Koobii 是為了分享正向價值觀。以前傳達『勇敢嘗試生活』給高中生,現在是傳達『怎麼創業』給這群學生網紅。當然他們都還年輕、還有機會,但如果他們願意,我們很樂意分享怎麼從創作者變成創業者,這需要專業跟經驗。」他笑著說:「陪伴他們累積從 0 1 、到更多,我們就像是一起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