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學位授予法》。這項修正法規,為台灣高等教育變革有了名正言順依循,在國際人才跨國流動日益頻繁的現今,高等教育不是只有改變,還要更開放、更具彈性多元,為的就是接軌世界轉型的浪潮。

因應這場台灣教育巨變,《財訊》雙週刊特與網路新媒體大學問網站(www.unews.com.tw)合作,針對全國149所一般大學、科技大學及軍警院校發出「國際交流學習」和「跨域選修」兩份問卷調查,共回收131所大學問卷,根據調查顯示,未來人才養成「跨領域學習」和「全球化能力」是刻不容緩的,2019年是「台灣教改新世代」的起點。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表示,過去大學系所是以學門知識做劃分,很難做到跨域學習。所以搭配《學位授予法》修正,未來大學生可以更彈性跨領域選修課程。換句話說,畢業可以拿到的學士學位,不一定要跟當初入學時一樣。也就是學生可以彈性在院、系、學位學程間選課,學生可以「系進院出」或是「院進系出」,這是回應產業與社會用人需求。

根據全國最新大學調查結果預見的三大趨勢:

趨勢1 國際學習跨國走出去

早期的海外學習體驗,多限於外語學院學生進行半年或一年的國際交換生課程,然而今日不限學科、學門,不同領域的學生,都有機會到海外的大學交換學習。國內許多大學更進一步與海外姊妹校,合作「雙聯學位」,在大學四年期間到姊妹校相關科系研修學分,不僅可以採認學分,未來更可以同步取得國際姊妹校的大學畢業證書。

技職體系著重「實務學習」,實習都是科大學生的必修學分。現在實習地點並不限於台灣,而是在歐美、亞洲等各個國家,尤其餐旅群科系,許多台灣學生在學期間就進入跨國旅館、餐飲集團、度假村、航空交通行業實習,表現優異學生還直接留任國外就業。對於經濟條件不佳的同學而言,許多海外實習還有實習津貼,不僅能打開全球化視野,同時也能自食其力走出去。

這些海外課程及實習,配合教育部「學海計畫」等政策,還有機會申請出國津貼和獎學金。

 

趨勢2 跨系跨校選修學分

除了走出國門,跨國學習外,「跨域學習」更是大學新鮮人必修學分。目前多數大學科系都降低專業學門的必修學分,並且整合通識學分,要求每位同學必須具備第二專長。

許多大學根據產業趨勢的熱門領域,由不同科系的教授共同開設「學分學程」。例如「數位金融」會結合資訊、金融,甚至人文社會不等領域的教授共同授課,每個「學分學程」通常9到20學分不等,不少學校要求每人至少要修完一門「學分學程」作為畢業門檻,同時將此註記在畢業證書上,作為第二專長,有些學分學程甚至「跨校」開課,當中學分授予更是兩校共同認證。

另外,還有微學分,一樣由跨系、跨院的教授共同開課,然而其學分數較少,整合過去通識學分進行主題選修,讓同學們有系統的了解一門新興領域,有別於過去通識學分分散式的學習。

趨勢3 學士學位學程面對變動

由於,台灣高等教育體制管制較多,新增系所不易,可是當今新興專業領域變動大,大學為了因應趨勢,則出現「學士學位學程」。通常「學士學位學程」與各科系都在各個入學管道開放申請,與傳統系科最大的差異,多半由學院整合規畫課程,畢業時跟系科一樣授予學士學位證書。許多學士學位學程幾年發展成熟後,將轉型為新科系。因為,新興領域變動大,目前每年約有100多個學士學位學程的志願選填。

社會變動愈來愈快,科技和應用也推陳出新,沒有人可以用單一專長適應變化,大學課程和學分的變動也快,究竟什麼是熱門科系?究竟該選校和選系?身處多元發展的時代,回歸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讀起來最有成就感的領域,就是屬於你的熱門科系。

(本文獲《財訊》同意轉載,完整報導詳見財訊特刊-為孩子選對最佳大學 2019入學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