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拒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仍持續向外發聲。WHO周邊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研討會」6到8日在義大利波隆那舉行大會,台灣270位代表發表論文378篇,與會人數與發表量均全球之冠。

「健康促進醫院」網絡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在1990年發起,目的是希望改變醫院的定位,從過去被動醫療病患的角色,轉型成主動促進健康的機構,台灣從2006年開始成為正式會員,迄今通過認證的醫院已達163家,數量也是世界第一。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7日獲邀在大會主場演講,國健署並在會中申辦一場工作坊,主題是「健康醫院的新定位:以健康識能為導向」。

王英偉接受中央社電話採訪時表示,台灣推動健康醫院成果卓越,部分歐洲國家則還在摸索階段,因此他分享台灣經驗之後,很多歐洲學者專家表達肯定,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台灣的作法。

王英偉說,台灣成功推動健康醫院,採取的是多管齊下,首先是提高民眾自身參與度,例如讓民眾充分瞭解導致疾病的成因,進而改變飲食作息,另外政府也提供制度面誘因,對績優醫院給予經費獎勵。

王英偉說,台灣科技產業發達,則創造了資訊面的助力,讓政府跟醫療機構可以運用大數據統計資料,快速發現問題癥結,提出相應的對策。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賈淑麗表示,此次大會中,台灣醫院表現突出、獲獎連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獲得大會全球典範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敏盛綜合醫院、臺灣基督教門諾醫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則分別榮獲全球無菸醫院國際金獎。

賈淑麗說,大會此次選出7位成員組成治理委員會,王英偉獲選為成員之一,顯示台灣推動健康醫院的表現,深獲國際肯定,未來國健署會持續努力,建立台灣實證基礎,持續對國際網絡提供更具體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