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權作為平等權的具體實現,強調對於農業生產者的特殊保障,其核心理念是確保農民在國土利用規劃與公共利益推行中不因特別犧牲而陷入不公平的境地。因此,《國土計畫法》在施行過程中,若因公共利益導致農民土地使用權受限制或遭剝奪,應適用特別補償原則,以彌補其因國家行為所承受的特定損失。
特別犧牲是指個人或特定群體因國家為實現公共利益的合法行為,而承受超出一般人應負擔範圍的損失或負擔,並因此遭受特定的不利益。這種犧牲通常是國家基於社會整體利益或公益需要所必須採取的措施,然而受影響的個人或群體卻在無違法或過失的情形下,承擔了與其他人相比明顯不對等的負擔或損害。
在國土規劃中,當某片土地被劃定為農業專區(如農一或農二),限制其使用權或改變既有用途時,確實可能對土地所有者造成顯著的權益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土地使用權的壓縮,例如原本可用於建設或多元開發的土地,因新規範的限制,只能從事農業用途或被要求維持特定的土地利用模式。這樣的限制,構成了財產權與使用自由的重大損害,屬於典型的特別犧牲。
農業權的概念與大法官釋字第400號及第440號所提的「特別犧牲」相似,都涉及因國家行使公權力而導致個人或特定群體承擔超出一般社會責任範圍的損失。在這些解釋中,當國家為了公益目的進行土地規劃或政策推行時,特定土地所有者可能會因其土地被劃定為農業專區(如農一、農二區)而喪失原有的使用自由或收益權,這種情形便構成了「特別犧牲」。大法官釋字第400號指出,當土地所有者因公共政策(如既成道路、土地徵收等)而喪失自由使用的權利,且此損失已超出個人應負的社會責任範圍時,應依法律規定給予合理補償。同樣地,釋字第440號強調,當國家行使公權力對個人財產造成損害,並使其承擔特殊且超出正常負擔的損失時,國家有義務進行補償,確保公平負擔原則的實現。這些原則同樣適用於農業權的情境,當土地被規劃為特定用途,土地所有者所承受的經濟損失與權益限制,亦屬於特別犧牲,必須透過合理的補償機制來平衡公共利益與個人權益,避免不當侵害財產權。
特別犧牲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國家政策的公益性目標,例如保障糧食安全、維護農業生態環境或促進資源永續發展。然而,儘管這些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實現整體社會利益,其後果卻可能集中地影響某些土地所有者,使其在未有違法或過失的情況下,承擔了遠超其他公民的一般負擔。
特別補償與社會救助的本質區別在於兩者的適用情境及法律基礎。社會救助針對重大自然災害,例如颱風或地震等,國家所提供的災後重建經費、生活補貼或臨時安置措施,屬於社會救助範疇。其目的是協助災民回歸基本生活狀態,並非針對特定權益損失,而是基於人道精神與國家作為社會國的基本義務。這些措施是普遍性的,以滿足受災群體的緊急需求為核心,並不以公平負擔為理論基礎。
相對而言,特別補償聚焦於特定損失,尤其是在國家基於公共利益執行合法行為時。例如,國家進行土地徵收或施行《國土計畫法》,可能合法限制某些地區的農地使用用途,使農民因政策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這種損失並非因違法或過失行為所引起,而是特定個人或群體因公益需求承受了超出一般人的負擔,因此國家需依公平負擔原則給予合理補償,確保公共利益推行與個人權益保護間的平衡。
農業權的保障體現在要求立法與政策對農民因政策或規劃所受特別犧牲提供適當補償,而非僅停留在災害援助或社會救助層面。這不僅是對農民經濟利益的保護,更是對平等權的具體實踐,以確保國家行為在推進公益的同時,不因忽視特定群體的權益而造成不公正的社會結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