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事件屆滿71周年,文化部鄭麗君表示,「國家人權博物館」將在5月正式掛牌,未來將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合作進行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研究,協助還原戰後威權統治下臺灣人權受害的歷史真相外,文化部將彙整願景工作坊與多元藝術參與計畫的民眾意見,作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參考依據,進而修訂「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的轉型法案,召開公聽會擴大開放參與討論後,再提送行政院將成立的促轉會審查,待草案確定後,再由行政院核定後送立法院審議。

文化部在去年2月組成「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透過人權、歷史、藝文、法律、都市計畫、公共行政及心理學共14位學者專家諮詢小組會議,協助政府透過公民參與方式推動轉型。

文化部表示,從參與者的發言觀察,不同立場者雖不一定相互認同,但透過工作坊引領對話,促成了彼此的知情討論、傾聽理解,逐步打開對話的可能性,以及對於未來願景的想像。文化部也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後解嚴:想像紀念堂」展覽,透過藝術形式帶動社會對中正紀念堂的多元想像,展覽自106年12月9日至107年4月8日止,參觀民眾截至1月底已逾27萬人次。目前已有許多民眾在網站及臉書留言、上傳提案方式來表達個人的看法與創意發想。

鄭麗君表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為轉型正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制基礎,但轉型正義除了是政治法律工程,也是重大的社會工程,透過社會對話及文化力量帶動的省思,是轉型正義工作不可或缺的過程,這過程就是一種人權教育。

鄭麗君表示,藉由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社會對話,歷史研究與教育推廣工作,能帶動台灣社會一起省思傷痕歷史,進而守護共同的民主與人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