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存在半世紀以上的潮音洞廟,今天遷離。平日,釋玄化師父在此修行。影像: 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提供

跟住了近60多年的潮音洞廟,說再見。出家師父釋玄化萬般不捨,今(22日)天還是願意平和離去。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台灣文化資產保護聯盟成員,在洞內、洞外綁上了黃布條,作了簡單祭拜儀式後,陪同釋玄化離開居住五十多年的潮音洞;但他很遺憾:早在政府沒有法令、沒有登記產權前,已居住在此,民國54年他和同修釋玄馨在潮音洞發掘出考古遺址後,多年來一直被冠上佔用考古遺址、蓋違建的污名。

而今年8月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和文化部講好了,文化部官員承諾要進行「洞內寺廟的文化歷史調查」,卻因為科長換人,當釋玄化離開時,曾存在過的歷史文化與宗教被一筆抹掉。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指出,最近靈巖洞挖出了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物,學者說「慶幸洞內廟沒有破壞遺址」;但拆廟時卻一口咬定「洞內廟破壞遺址」,拆完後卻說「慶幸沒有破壞」,這樣對待在洞內存在六七十年的人類活動,是合乎情理的態度嗎?

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成員劉佳蕙表示,聯盟曾經進入潮音洞進行文史調查,潮音洞的歷史早於國府來台;潮音洞在三萬年前有人住、三萬年後還是有人住,把潮音洞看成違建與佔用並不符合居住正義,所以台東縣府文化局從民國93年起對廟方展開了一連串的刑事訴訟及行政處分,法律都是站在廟方的立場,台東縣府在刑事沒有打贏官司,「竊佔土地」被不起訴外,行政處分也沒有成立;因為早在廟方進入時,土地是沒有人登記的,而台北縣府稱廟方是「違建」,廟方提起訴願後,也認定廟方遷入潮音洞前,根本還沒有「建築法」。
劉佳蕙指出,後來台東縣府又追加民事訴訟,因為政府在民國62年將八仙洞土地登記為「國有地」後,同意以繳納「佔用土地賠償金」及「稅金」的方式讓廟方繼續使用。最終,台東縣府打贏了民事官司。而文化部與廟方在協調遷出潮音洞過程,廟方與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共同提出文化部要進行「洞內寺廟的文化歷史調查」,直到兩周前,台東縣府要強制進行遷出時,聯盟與文化部接洽,才發現原來的承辦科長已調職,接任者說:「不曉得有這件事情…」

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成員林奎妙表示,三萬年前的住民文化和三萬年後的住民文化,應該可以共存的;寺廟生活是既有的事實,這些歷史脈絡是有意義的。之前,參與的考古學者也不排斥,後來因為縣府要打官司,突然變卦了,並把洞廟文化一筆  抹去。八仙洞洞內廟的去留,不該在不透明、不公開、不平等的決策過程中,被理解成「遺址 pk 洞內廟」的零和遊戲。
潮音洞廟遷出後,廟內的觀音等佛像也隨著釋玄化遷下山,師父將由弟子黃吉村接回家中奉養。

潮音洞廟今(22日)天早上已進行拆遷,三寶大佛將送到池上法蓮寺,千手觀音將隨釋玄化師父下山遷到新住所。    圖:八仙洞多元文化共存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