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猶太人推進毒氣室並非德國第1次種族滅絕行徑。早在1905年,德國就曾在非洲西南部的殖民地大屠殺赫雷羅族(Herero)與納馬族(Namaqua)。數十萬男女老少被射殺、凌虐致死或者活活餓死。儘管這個事件早就被歐洲乃至非洲絕大部分的人遺忘,德國仍將面對這個百年前的錯誤。

事發地點在今天的納米比亞。德國政府將於明年6月前與納米比亞政府完成賠償協商,並發表正式道歉。

柏林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於今年10月14日至明年5月14日推出〈德國殖民主義〉主題展覽,檢視德國的殖民歷史,特別是基於歐洲優越性的意識形態殖民統治對於殖民地所造成的傷害。在納米比亞的戰爭如何演變成為種族滅絕,是這個展的重點之一。

德國是在19世紀末、統一後才加入殖民帝國的行列。1884年併吞了非洲西南部地區。1904年,赫雷羅人起來反抗,導致上百名德國殖民者喪命。納馬人也於翌年加入反抗德國人的行動。德國人殘酷地反擊,將數十萬赫雷羅人逼到喀拉哈里沙漠,在水井下毒並切斷他們的食物補給。率隊鎮壓的德軍將領馮‧妥達(Lothar von Trotha)對自己的部屬下令,見到任何赫雷羅人,無論手上有無武器,一概射殺。婦女與孩童也一樣殺無赦。

在這場大屠殺後,倖存者被抓進集中營,許多人活活被打死或被逼勞動致死。納馬族人逾半被殺,到了1908年只有1萬6千人存活。3千具赫雷羅人的頭顱骨被送去柏林,當局要科學家證實,這些非洲人是次等民族。女人則遭到集體強姦,被分配給殖民者當性工具。

1915年,德國被趕出西南非。歷史學家們認為,1905年德國對赫雷羅人與納馬人的種族滅絕,是後來在二戰期間大屠殺的前奏。

二戰後,德國社會高度重視對納粹惡行的檢討,卻很少注意到更早之前在殖民地犯下同樣嚴重的錯誤。德國政府官員也都拒絕使用「種族滅絕」來討論當年對赫雷羅人與納馬人所做的事。直到2015年7月,德國外長史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才發佈1個《政治指南》,將這場屠殺定位為1場戰爭犯罪以及1次種族滅絕。

德國雖然改變態度,願意認錯,其賠償方式卻引起爭議。德方談判代表的構想是不要直接把金錢賠給受害者的子孫,而是要設立1個基金會安排納米比亞的青少年到德國進行交換學習,並資助職業訓練中心、太陽能發電廠等基礎設施。但兩國政府的雙邊協商卻沒讓受害的赫雷羅人與納馬人參與,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他們也抱怨,賠償的經費不會用到自己的部落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其他的殖民帝國甚少承認自己當年在殖民地的暴行。比利時就從來沒有正式承認過自己當年對剛果的侵略與剝削,該國統治剛果期間曾導致當地一半的人口死亡。

漢堡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齊莫勒(Jürgen Zimmerer)指出,德國對納米比亞的賠償將可成為1個先例,讓曾經殘酷對待剛果的比利時,曾經對阿爾及利亞暴虐的法國,以及曾經販賣黑奴的英國有個效法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