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台發生缺水危機,經監察委員楊美鈴、陳小紅、陳慶財調查後發現,台灣自來水管每年汰換率只有1%,造成每年漏水量10億噸,加上農業用水每年浪費50億噸,導致每年浪費60億噸水資源。此外,經濟部推動節約用水優惠措施,卻造成售水量不減反增,還有水庫優養化與水庫集水區內管制事權不一等問題,因此,5日監察院通過對行政院與經濟部糾正案。
監察院指出,台灣自來水公司的管線已有80%逾使用年限,造成每年10億噸的漏水量,若欲全部汰換需花費100年,而農業用水每年有50億噸漏水量,灌溉渠道也需要200年汰換,造成台灣目前每年漏水大約60億噸。
3位監察委員表示,自來水公司無足夠資金汰換自來水管線,肇因於目前的水價過低,如103年台灣的水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0.43%,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2%~4%,造成用水大戶受益,即用水越多受益越大,對社會不公平。
監察院指出,經濟部未依自來水法授權訂定水費折扣辦法,貿然實施「節約用水優惠措施」,導致民國99年台水公司與金門水廠售水量不減反增,而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售水量雖有下降,但節水1度必須付出49.76元,遠超出同期平均水價(8.19元/度)的6倍,明顯不符合經濟效益。
另外,監察院說,據環保署2015年環境水質監測年報顯示,台灣水庫優養化的問題非常嚴重,全台35座水庫僅有翡翠水庫呈現貧養,呈現普養的水庫數為12座,呈現貧養的水庫數則僅翡翠水庫1座。上述種種原因導致監察院5日通過對行政院與經濟部糾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