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近期除了將捷運聯開宅分回戶作為社會住宅外,也正擬推動22處公辦都更,並將中繼住宅未來轉作社會住宅。副市長林欽榮今(12)天提出「1357計劃」,力拼1年內中繼宅動工、3年內都更地居民遷入中繼宅、5年內啟動都更、7年都更完成,原中繼住宅轉型公共住宅社區。

首波公辦都更對象,北市府瞄準大同區蘭州及斯文里、萬華區南機場,並計劃先將已併校的明倫國小舊校地作為中繼住宅基地,共10處中繼宅基地近日也將陸續公布,開放全台建築、都市計劃科系學生競圖,設計自己所認定的公共住宅。

林欽榮今天向媒體說明「1357」計劃,指從今年起的1年內,市府要讓10處中繼宅進入動工階段;第3年要讓中繼宅興建完成,讓預定公辦都更基地如蘭州、南機場等居民能遷入,第5年要完成協商、啟動都更;第7年都更改建完成,原住戶可以搬回家,原中繼住宅則劃為公共住宅社區。

林欽榮指出,市府興建公共住宅,會從中繼住宅的2部曲開始。所有中繼宅都有4大特色,包括是智慧型社區、公共藝術型社區、社會資源混居的社區以及自來水可直接生飲。

以首先規劃500戶以上的明倫國小中繼宅為例,林欽榮說,該學校整併後已閒置2年半,基地百分之百屬於市府,可望在1年內將建築設計及都市計劃變更完成。未來仍會保留原有校史館與操場,並結合圖書館、青創中心或托育中心等公共設施,並連接鄰近的捷運圓山站,預算估計為18億元。

對於週邊居民可能反彈,林欽榮說,「公共住宅」是個新的概念,是為了拉年輕人與經濟弱勢一把,「它不是貧民窟」,也是一個不能失敗的實驗,市府還需要做更多的社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