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於其部落格刊載「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一文,引發台灣社會對於政府長期以來置入性行銷、影響媒體中立與獨立性一事的廣大關注。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執委林朝億認為,應從預算法修法著手限制政府置入性行銷。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秘書長黃育旗則表示,憲法保證人民知的權利,但政府買新聞卻嚴重侵害人民知的權利。

新頭殼「公民看國會」節目特別邀請新聞記者協會的執委林朝億、聲援「反收買新聞聯盟」的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秘書長黃育旗,及資深媒體人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就政府新聞置入性行銷的議題,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記協的林朝億表示,台灣的主流媒體逐漸走向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以往被放在三版的廣告,現在已經攻佔頭版;政府的許多大型活動或重大政策,如台北聽奧、台北花博、高雄市運、ECFA、農產品輸入中國…等,都相當仰賴主流媒體以廣告或置入性廣告的方式宣傳。

林朝億說,根據知名媒體市場分析機構AC Nielsen 2009年的報告,有高達11.4億元的公部門預算投入新聞與廣告項目中。此外,以公部門佔49%的民營單位為例,根據目前的預算法,政府以活動預算的名義編列的預算是不受規範的。

針對NCC,林朝億表示,NCC現在只是在做損害控制;以日前綠黨踢爆工業局收買部落客一事為例,NCC是否介入並進行調查?政院是否直接進行懲處?似乎都沒有。

資深媒體人莊豐嘉表示,政府會買新聞顯示政府其實對自己的施政缺乏信心、能力不足、創意也不足;但大家必須要知道,無論是平面或者是電子媒體,版面、畫面都是有限的,一旦政府置入新聞,就表示其它如環保、教育或民生等相關議題的資訊空間就會受到壓縮。

民間團體代表黃育旗認為,憲法保證人民知的權利,政府買新聞是侵害人民知的權利;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從預算等相關法令下手,國會應該搞清楚政府的錢到底都用到哪裡去,善盡監督之責。

主持人何宗勳綜合來賓意見後表示,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非獨裁的國家,當社會上有問題被突顯的同時,也就表示是進步的一個契機;一個知道反省的政府是很重要的,否則就與共產國家沒有兩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