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盧布在上週狂跌的幅度,讓人聯想到1998年那場金融危機。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 1931-2007)沒有能力解決,在接連換了幾位總理之後,於1999年8月起用情治首長普亭(Vladimir Putin)擔任總理,在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鼎力協助下漸漸走出危機。普亭也因此得以展開總理當完當總統,總統當完當總理,然後再回鍋當總統的循環。
然而,這次的危機可能更凶險。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於台灣時間今日稍早的報導,引述英國對沖基金赫爾蒂齊資本管理公司(Hermitage)創辦人布勞德(Bill Browder)的談話,指出這次的危機將比1998年那次更險惡。
與16年前當時不同的是,這次西方國家是反對俄羅斯的。俄羅斯企業被全球資本市場拒於門外,該國也不能再像上次那樣求國際貨幣基金相救,因為美國將會加以阻擋。沒有能夠提供最後手段的借款人了。
西方國家仍在不斷地祭出更多的制裁手段。在俄羅斯盧布劇貶的當下,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也沒有否決該國國會的1項施壓法案,打擊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白宮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亭只要能落實讓烏克蘭叛軍停火的協議,隨時都可以翻轉這個局面。美國政府這個舉動,目的就是要讓普亭做出選擇。
普亭的反應是俄羅斯不會被打倒,並且要人民撐2年。布勞德指出,普亭始終以挽救俄羅斯脫離葉爾欽時代的混亂,來當作推銷自己的賣點。當時他能夠僥倖成功,是因為過去多年來油價上漲,賺到夠多的錢;但現在這些錢已經用完,人們怒氣衝天。如果油價在接下來的1年維持在每桶60美元,普亭就有遭到他自己養大的情報軍事權貴集團「西羅維基」(俄:силови́к;英:Siloviki)政變的風險。
俄羅斯還有4,14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3兆529億元)的外匯存底,但該國的外債高達7千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22兆702億元)。面對這金融危機,俄羅斯政府手中擁有的資本更少。
英國《電訊報》這則報導在結論時指出,俄羅斯的領導階層太快遺忘1980年代油價狂跌如何造成蘇聯解體。
曾經以「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引導俄羅斯經濟改革、代理過俄羅斯總理的蓋爾達(Yegor Gaidar, 1956-2009)說過,在1985年9月沙烏地阿拉伯賤賣石油,讓克里姆林宮拋售黃金,最後沒錢進口糧食。蓋爾達說,那些基於油價永遠會維持昂貴的假設來推動政策的人,應該以蘇聯瓦解為前車之鑑。看似穩固的超級強權也會因油價波動而解體。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