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苦嚐半世紀來最慘痛失敗,民進黨大勝卻也贏得戒慎恐懼。國內各方解讀不一,若將此次選舉結果置於近年國際選舉政治潮流之中,其實早已有跡可尋,其中一項最大的變化就是全球「鍵盤革命」所帶動的新政治。
包括Facebook,Twitter,台灣的PTT等新社群網站的興起,為選舉政治帶來革命性衝擊。這股「鍵盤革命」運用於選舉有效動員,始自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歐巴馬陣營。隨後在2010年與2012年韓國地方與全國性大選也見證其影響力,讓「安哲秀現象」一時引領風騷。今年的印尼總統大選,號稱「印尼歐巴馬」的Joko Widodo也大量運用社群網站工具來吸引年輕選民支持。
社群網站快速串連的效應改變政治結構與政府運作的例子,在北非「茉莉花革命」與中東的「阿拉伯之春」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如使是亞洲尚未民主化的國家如柬埔寨,2013年7月的國會大選反對黨異軍突起,在執政的韓森政府作票情況下仍能大獲席次,首都金邊年輕選民透過臉書串連集結的力量也功不可沒。如果從上述國際民主與非民主國家演變來看,此次台灣地方選舉只不過是這股襲捲全球浪潮的總結。
這些過往被視為對政治冷漠、參與意願低的年輕網路世代,發現經由科技的便利性,可以如此快速反應對政局的不滿,甚而影響政策與政治,自然傳播效力倍增。透過投票或運動,這股新興民主力量改變的不只是個別國家政黨版圖、政府體制或對外政策,它更反映深層意義,即是年輕世代對國家前途、經濟前景、政府效能、決策透明與公平正義的不滿投射。如果政治人物或國家領導人低估或漠視此一變化,勢必嚐到民意反撲的後果。
台灣此次地方選舉結果有點出乎意外即是如此。但若是深入檢視其原因,絕對與過去幾年國際局勢發展以及台灣內部公民運動蓬勃崛起息息相關。從年輕人踴躍表達對選舉的態度可以看出,國民黨的大敗是敗在過去兩年來由多數年輕人所發動的公民運動,針對諸如土地正義、環境保護、核四安全、軍中人權、憲政亂象以及兩岸交流產生的不公平分配等一系列議題的總爆發,而以今年春天的「太陽花運動」為高潮點。當然,馬英九政府過去幾年來在處理諸如油電漲價、食品安全等民生議題失當,也構成人民用此次期中選舉的民主機制來教訓執政黨的主因。
以往被政客視為對政治冷漠的台灣年輕族群,了解到運用社群媒介進行更快速的串連遠比政黨花錢動員來得有效率,最後以選票否決了這個失能、傲慢的政府,更否決了候選人用政黨或族群對立增加選票的選戰計謀。因此與其說國民黨是敗在民進黨的手上,不如說是國民黨在面對來自於年輕人與中間選民所發動的公民力量的全面性崩盤。這也解釋了為何民進黨對於超乎意外的大勝反而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人民發出不滿怒吼,政黨只能謙卑聆聽。
此外,由於多數選戰焦點多集中在台北市長選情,讓「柯文哲現象」產生全國性的「溢出效果」(spillover effect)。「柯文哲」只是一個代名詞,他個人選擇了正確的選戰訴求與策略,也充份發揮他的人格特質。但更重要的是「柯文哲現象」的崛起,剛好契合台灣社會過去兩年多來巨變的動能。儘管柯文哲只是競選台北市長,但是他以獨立候選人之姿,訴求推倒意識型態與藍綠惡鬥的高牆,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以及國民黨一些保守舊勢力人物不當的言論,讓「柯文哲現象」產生全國性效果。
原本在南部地區就以良好治理廣獲支持的民進黨,居然能一舉將勢力推展到中台灣與北台灣,的確也是此一現象的獲利者。由此觀之,儘管台灣的憲政體制有欠周全,民選總統有權無責容易濫權,但是在制度未能有效發揮制衡功能之前,公民社會的力量反而能讓政客記取教訓。太陽花運動裡的一句口號最能詮釋這股聲音,就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不容否認,這是台灣民主的再一次進步!也證明已故政治學大師Samuel Huntington在其著作「第三波民主化」(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cy)的論點:「如果不能提供大眾福利、經濟繁榮、國內秩序、安全保障,即使是以最民主方式選出的政府,其合法性基礎也會逐漸被侵蝕。」因此四年一任的民選總統也不能濫用其當選的正當性作為不與人民溝通的理由。
同樣地,台灣民主的進步對於香港占中運動所發展出來的「雨傘革命」也有「溢出效果」與鼓勵作用。
當台灣人民在上個月的地方選舉思考用民主選票制裁無能的政府時,他們也關注香港人民爭取直接普選其特首如此基本民主權利的過程受到的打壓。這種同理心更強化台灣人民珍惜所深化民主自由的決心,也反對運用非民主、強制力量迫使台灣接受某種兩岸統一選項的作法,更決定用選票來警告不用心執政的政治人物。
如果北京領導人正在煩惱地解讀台灣地方選舉結果怎會超出他們預料,其實他們只要細心研究為何向來被認為是保守現狀派的香港民眾也會群起要求民主就應該知道原因。
民主的文化才是支撐一個民主制度能否進步的支柱。完成程序性的民主(procedural democracy)並不代表具有實質民主(substantial democracy)的品質。由此觀之,台灣民主前進了一步,但未來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者:劉世忠(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