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工業化學事故、印度博帕爾(Bhopal)工業毒氣事故發生30周年紀念日,這事件導致超過1萬人死、55萬人傷。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所屬的國家在日內瓦召開會議,探討如何加強工業安全,並為此促進跨境合作。

1984年的12月3日,位於印度中部的中央邦博帕爾市發生了1起化學工業事故,排放到空氣中的大量劇毒氣體導致55萬人受傷,1萬多人死亡,數千人受重傷或留下了終身殘疾。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化學事故的後果甚至持續到今天。

  

這是美國聯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轄下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設於博帕爾貧民區附近一所農藥廠,發生氰化物洩漏事件。官方公布瞬間死亡人數為2,259人,當地政府確認和氣體洩漏有關的死亡人數為3,787人。還有大約8,000人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中喪命,另外還有大約8,000人因為氣體洩漏而死亡,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根據一份2006年的官方文件顯示,這次洩漏共造成了558,125人受傷包括38,478暫時局部殘疾以及大約3,900嚴重和永久殘疾。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UNECE)所轄區域也並不能免於化學工業事故。1976年,在義大利米蘭以北的塞維索(Seveso),一家化學工廠排放的戴奧辛污染了周圍區域,並導致居民中毒。這起事件導致歐洲國家通過了加強控制事故風險的《塞維索指導意見》。

  

10年後的1986年,瑞士一家化工廠的廢水洩露進入萊茵河,造成了70公里長的污染帶,並流經瑞士、法國、德國和荷蘭,導致50萬條魚死亡,釀成了歐洲歷史上最嚴重的、具有跨境影響的環境災難之一,並且促使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啟動談判並於1992通過了《關於工業事故越境影響的公約》(Convention on the Transboundary Effects of Industrial Accidents)。

  

在《工業事故公約》生效即將滿15年之際,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會員國12月3日至5日於日內瓦召開會議,探討公約的執行情況、公約將來的發展並確保所有對健康和環境具有風險的化學物質都受到公約管轄。締約國同時還將就開放公約給區域之外的國家加入的可能性進行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