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正視青少年的聲音及合理的公民權益,讓台灣跟上世界民主發展的腳步,台少盟與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發起全國第一次針對16~20歲青少年進行的大規模「投票意向調查」。經過6天共有共1萬3027名16到20歲的青少年參與,其中8成1同意下修投票年齡。在「心目中理想縣市長」台北市候選人部分,柯文哲則以781票的壓倒性票數,贏過連勝文的91票。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與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 從11/10~11/15在網路上及全國40多個實體投票點舉辦「全國青少年投票日」,讓1994至1998出生的青少年透過選票來表達對於投票年齡與理想的縣市長的想法。短短6天時間,共有13,027名青少年參與投票。其中有5,908人透過線上投票,7,119人透過實體投票。投票男女比例為48:52。

在「心目中理想縣市長」投票中,台北市以候選人柯文哲票數最多,獲得781票,連勝文獲得91票,馮光遠獲得74票。新北市候選人朱立倫獲得1981票,游錫堃獲得911票;台中市候選人林佳龍獲得274票,胡志強獲得109票;台南市候選人賴清德獲得1068票,黃秀霜僅獲得86票;高雄市候選人陳菊獲得634票,楊秋興僅獲得68票。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今(16)天於記者會上表示,這次舉辦全國青少年投票日活動,就是希望將一直被忽略的16歲到20歲的青少年聲音送進立法院,也希望立法院積極回應青少年下修投票年齡的訴求,盡快啟動朝野協商。

新北市立板橋高中班聯會主席楊婷雅說,這次全國青少年投票日活動推廣到全校時,全校同學踴躍參與,老師也相當支持;她認為青少年的成長不是只有讀書這個選項,身為國家公民也應有關心國家未來的權利和義務。臺灣大學學生蔡宛育則是呼籲20歲以上已享有投票權的青年,也要多關心20歲以下青少年的關注議題,不要成為「成熟的歧視」。

再興中學學生黃倢恩提到,台灣的公民教育尚不夠成熟,很多地方尚待努力。她認為擬定教案與教育方針的大人們,應該要對自己制定的教育政策有所信心,相信青少年接受到足夠的台灣教育,就有能力與權利參與投票。

元智大學學生徐伯瑜則說,這次全國青少年投票日在校園據點設攤受到一些校方對於承辦資格的質疑與阻撓。雖然最後由其他校方人員協助設點成功,卻也顯示出校園文化並不鼓勵學生自發性的公民參與。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指出,台灣目前還處在表象的民主,青少年世代已承擔國家許多負債,因此他們更應有權利透過投票全參與國家的發展。馬英九總統應當要把握他在尋求中華民國歷史定位,推動十八歲投票權這個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