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丙烯等石化管線穿過高雄市中心,學者今(5)日痛批政府完全沒有風險管理觀念。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這種高危險管線兩旁一定要有緩衝區,如果廠商一定要原地鋪回管線,那就請他們把三多路旁50公尺的房子、土地買下來吧?

針對高雄石化氣爆事件,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及台灣風險分析學會今日舉辦論壇,邀請台灣風險分析學會會長詹長權、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系教授許惠悰、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教授洪文玲、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翁裕峰與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蔡宏政參與討論。

對於石化產業的重要性,周桂田表示,過去曾佔台灣出口總值的1/3;但近10年來,石化產業對台灣GDP的貢獻都不超過1.6-1.7%,但卻耗費了台灣1/4的能源與大量的水資源。

對於這次高雄氣爆,許惠悰直言表示,是「避免不了,百分之百會發生」,「一個管子埋下去,到爆炸了,中間都沒人管,管子不會生鏽嗎?」看到中央、地方吵來吵去,站在人民角度情何以堪。「我們怎麼可以容忍一個炸彈在我家樓下呢?」他說,根本就不該讓石化管線存在人民生活周遭,石化工業區應該集中管理。

詹長權表示,高雄氣爆事件是我國工業衛生史上最大的災難;但如果改善不夠徹底,這樣的悲劇一定會再發生的。高雄市像是一座大工廠,為什麼市區有這麼多工業生產用的管道?這是世界少有的。世界上其他城市,管線頂多是接近、不會穿過城市;會穿過的都是跟維生有關的管線,例如汽油或天然氣等。

詹長權說,沒有一個永續健康的城市可以容許有這麼多化學運輸管線通過。他說,現在高雄市要面臨嚴重的抉擇,到底是要都市化或工業化;如果高雄的角色就是要撐起台灣的石化工業,那麼管線所走過的地方,就應該大幅變更用途。

詹長權表示,在工廠裡,高度危險的管線上方,是一定不能用的;怎麼在場區外,管線上方還會有馬路。他說,幸好這次爆炸是發生在晚上,要是白天的話,不知道會在馬路上造成多大的傷亡?

對於石化管線還要不要埋回去,詹長權說,危險液體或有重大危害的管線鋪設,周遭一定要有幾10公尺緩衝區。這個成本要計算很簡單,就是叫廠商把管線經過的三多路兩旁50公尺買下來當緩衝區。如果這樣費用太高了,那就不該埋回去。要降低危害,不是犧牲石化產量、減少工業區面積,就是減少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