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今(3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份針對50歲以上、已退休民眾的調查結果發現,有51.7%的民眾滿意目前的退休生活,其中軍公教的滿意度高達75%為最高,傳產製造業36%為最低;此外,在另一份國人退休行為及勞退新制的調查結果中,發現有高達73%的受訪者不滿現行的勞保制度,對於勞動部推出的勞退新制也有63.1%的受訪者沒有信心。

遠見雜誌指出,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約為57.5歲,比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提早7.5年,另外,從性別交叉分析來看,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為58.8歲比起女性55.9歲約晚了3年退休。

根據這份遠見的調查顯示,以退休品質的滿意度來看,有51.7%的民眾滿意目前的退休生活,在各行別中軍公教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最為滿意,滿意度高達75%,遠高於其他行業,其次是服務業的55%,其他職業包括醫療、農林漁牧、自由業等滿意度為40%,最低則是傳統製造業的36.1%。

對此,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直言,目前70歲左右,即退休達10至15年的這群人是軍公教退休條件最優渥的世代,他們一度擁有超過100%的所得替代率,「會有高滿意度一點都不意外」。

另外,遠見雜誌表示,民眾認為影響退休後生活費的三大威脅,分別是:通貨膨脹(36.3%)、醫療支出(24.9)、國家財政破產(20.6%)。針對這樣的結果,薛承泰指出,這可能與近年媒體時常報導物價高漲有關,尤其是民生物資,民生物資的價錢只要稍有波動就會挑起退休族的敏感神經,深怕老本被通貨膨脹給吃掉。

此外,遠見也公布另一份國人退休行為及勞退新制的調查結果,其中發現有過半數、約53%的民眾沒有信心能達到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對於現行有近千萬人投保的勞保制度,也有高達73%的受訪者表示沒信心;另外,對於勞動部正研擬中的勞退新制也有6成3的民眾沒信心。

這份國人退休行為及勞退新制的調查是針對全國20縣市、30至55歲上班族(不含軍公教人員)進行,發現有51.1的受訪者計畫在60至69歲時退休,平均計畫退休年齡是58.7歲。遠見雜誌總主筆彭杏珠表示,1968年國人的平均餘命是67.6歲,到了2013年則成長到79.9歲,她指出,平均餘命的上升,代表退休生活延長,因此退休生活的照顧也就更重要。

至於勞動部在7月份推出的勞工退休金制度改革方案,在這份調查中也發現有63.1%的受訪者對勞退新制沒信心;新制最主要的變革是擬開放勞工退休金的自行提撥部分,可由勞工自選投資標的,並自負盈虧,不用交由政府操作。

調查中發現新制上路後,仍有勞工不願增加自行提撥的比率,主因是對政府的新制度沒有信心(33.3%),其次是不夠有錢、手上資產不夠多(24.2%),再來是擔心政府操作績效不好(18.9%)。

不過,仍有44.2%的受訪者,願意將自願提撥部分的退休金交由政府統一操作,原因是不知道如何選擇投資商品(37.1%)與擔心自己操作績效不佳(34.9%)。

彭杏珠表示,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受訪者預計退休後的生活費,有36.4%回答1至2萬元;29.4%回答2至3萬元,退休後的生活費平均預估僅占退休前收入的43.3%,意即民眾對所得替代率的平均期望值只有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