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執政的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今(25)日參加民進黨華山會議時,在他的發言稿表示,「92共識」的確是他在2000年4月「發明」的名詞;他動機單純,希望讓執政的民共兩黨能繼續和解溝通;沒料到中共接受、民進黨不接受。他說,「沒料到92共識被痛罵多年,而且越被罵,越有名」;「沒料到92共識成為國共2005及08談判和解基礎」。
蘇起引言強調,92共識只是個名詞,沒有壞到賣台的程度,也沒有好到可以獨攬兩岸和解功勞的程度。所以對於辱罵或讚譽,他都「愧不敢當」。他說,關鍵在於「互信」,不在於名詞。如有互信,用「92共識」或其他名詞都可以;如沒有互信或失掉互信,唸幾次92共識,恐怕也沒有用。
蘇起指出,兩岸的大環境與2000年已全然不同,兩岸力量對比日益懸殊。台灣與大陸的GDP比例從1992年的1:2,到2000年的1:4,到2012年的1:17。而以大陸現在的實力,加上內部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共現在對台獨的容忍度恐低於2000年。
蘇起說,由於大陸實力上升及意志堅定,國際社會願意支持台獨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台灣內部認同的轉變,雖然有國內政治意義,但對部分國際人士來說,反而覺得台灣製造麻煩的可能性因此增加。「棄台論」部分論述,即由此而來。
蘇起認為,蔣經國當年痛苦認識到「反攻大陸」不再可能,所以決定推動政治、經濟、大陸政策改革。現在台灣許多人雖然情感上仍難接受,但理性層面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台獨」不再可能。如果民進黨也能讓理性超越感性,說不定可再為台灣帶來長期的安定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