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台灣文創環境、打造城市品牌,文化部今(24)日舉辦創意講座,邀請英國創意城市發展顧問、傳通媒體(Comedia)執行長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針對台灣創意轉型進行演講。查爾斯‧蘭德利指出,台灣都市規劃過於注重硬體設施、工程方面的發展,政府必須跳脫舊式思考框架,以「想像」、「創意」推動城市改造,同時加強各政府部門間溝通與合作。

查爾斯‧蘭德利自2012年起受邀擔任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顧問,協助台北推動「創意城市」計畫,並於同年完成《創意台北,勢在必行》一書,呼籲台北市政府正視人才外流危機,並且積極營造創意環境。

「城市是複雜的集體文化產物,不應該把它裝在盒子裡,只丟給一個部門負責。」查爾斯‧蘭德利說,營造創意環境是全體社群的責任,城市凝聚生活的情感記憶,城市改造不只是都市更新處或文化部的責任。

「文化是一個說故事的產業,文化部應該扮演一個啟發性的角色,主動與政府其他部門合作。」查爾斯‧蘭德利說,除了需要對自身文化有所掌握與理解外,還需加上政府部門間、公私部門間的對話、交流,才能激發創意想像,形成共識。

為改善僵化的政府體制,查爾斯‧蘭德利鼓勵各部門藉由軟性的「想像」及「創意」,重新思考台北的文化資源,學習外國城市改造經驗,例如在舊建物內開辦1個新展覽,塑造出新的公共空間。

查爾斯‧蘭德利還以光華新天地為反例,他說,改建光華商場是政府的德政,但它外觀看起來只是一個「龐然大物」,沒有考慮建物的美感。他指出,政府除了建高樓、增加獲利外,城市改造應該考慮是否替周邊社群創造最大價值、提供市民1個更活絡的互動空間。

實際走訪台北街頭,查爾斯‧蘭德利發現許多閒置的公共空間,他建議,應該將閒置空間留給創意人才、青年,讓他們自由發想。他指出,台灣的優勢之一就是蓬勃發展的巷弄文化、街頭文化。

查爾斯‧蘭德利也提到,文化型經濟、創意經濟也能推動經濟發展,透過城市硬體建設與文化軟體創造城市品牌,增加觀光的附加價值。他舉例,美國紐約蘇活區(SoHo)就是一個獨特文化品牌,之後,在美國、倫敦其他城市也陸續出現,甚至連拉脫維亞都有以「蘇活」為名的麵店。

對於台灣城市發展相當樂觀,查爾斯‧蘭德利呼籲,政府、產業界、投資者、創意人才應該持續對話,增加創意人才與產業的連結,協同合作增加城市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