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法而言,黎巴嫩的媒體必須給每個候選人或政黨相等的機會,來分享與解釋他們的選舉議程,但是此種平衡報導的平台明顯不存在。」
「在黎巴嫩,媒體被政黨所分割,每一個政黨都擁有自己的媒體,因此,這些媒體也成為選舉時的競選工具。」
 
以上評論分別出自黎巴嫩學者薩達卡(Dr. George Sadaka)與米客哈爾(Toni Mikhael)的坦誠告白,他們的嚴厲譴責不只是夫子自道而已,而且公開發表於一份媒體觀察報告的記者會。根據2009年10月30日黎巴嫩每日星報(The Daily Star)的報導,該國媒體監督組織Maharat在今年6月7日的國會大選前,針對國內七家電視台、二家廣播電台以及四份日報,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觀察分析。結果發現,這些媒體根本無視於法律的公平報導規定,其不平衡報導的偏差度高達三倍。
 
黎巴嫩媒體與政治勢力間的高度聯結,已非新聞。對於一個民主脆弱的國家而言,媒體成為政治附庸的現象,亦不足為奇。但是既然要走民主的路,就必須切斷媒體與政治間的惡質臍帶,新科技給了黎巴嫩學生一個試刀的機會。國會大選投票前七天,約一百名來自八個大學的學生,透過自己創設的「青年之聲」(Sawt Ashabab ,Youth Voice)網站,發表他們對選舉的報導與評論,還有兩份日報以特刊形式,刊載他們的選舉觀察。這項行動在支持者的看法裡,已經成為「黎巴嫩全國蘊育年輕記者與公民的踏腳石」(Nadine Ghaith)。
 
讓我們將目光轉到民主制度運作已久的美國,2008年的總統大選不只選出一位黑皮膚的國家領導人,選舉過程中同樣出現許多民主「新鮮事」,其中一項就是愈來愈盛的公民新聞。由哈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與新任務(NewAssignment)網站所支持成立的「巴士下」(OffTheBus)網站,是一個融合專業工作者與業餘參與者 (pro-am journalism)於一爐的新聞網站,不僅在大選期間匯集了12000名志工及1700位業餘寫手,而且引發主流媒體及社會大眾的關注。
 
「巴士下」的做法其實也很簡單,他們就是處理傳統或主流媒體所不能或不願處理的領域,同時讓散佈在全美各地的志工幫忙蒐集或研究資料。譬如「巴士下」的公民記者會去採訪政治獻金的募款人、競選活動的電話會議、志工會議、群眾集會等等,他們不但在這些場合看到許多其他媒體所看不到的選舉面向,而且引爆了一些獨家話題。對於「巴士下」表現的總體評價,網站負責人米謝爾(Amanda Michel)在大選結束後表示:「巴士下開發出一個利基市場」,她並堅定的相信,「建立媒體與公眾之間的新社會契約(new social contract),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
 
無論是民主初建的黎巴嫩,或是運作已久的美國,「青年之聲」與「巴士下」具體而微的顯示了公民新聞的潛能與價值,而其中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即在於它對提升民主品質的可能效用。
 
民主政治下的選舉,原應是公民決定公職人員的機制,但現實政治中的選舉卻屢屢淪為公職候選人操控選民的遊戲;同樣的,民主選舉中的媒體,原應是公民作成理性抉擇的公共領域,可是實際世界裡的媒體卻往往是政治力量催眠選民的工具。公民既不是選舉的真主人,亦不是媒體的真主角,形成公民在民主機制裡的「雙重失落」。
 
提升民主品質的方法自不限於一端,「青年之聲」與「巴士下」的例子卻再次印證傳統藥方的現代價值,亦即「治療民主的最佳方法,就是給予更多的民主。」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公民權的逆轉。唯有公民真正成為選舉議程的主導者,真正成為媒體內容的決定者,民主品質才有可能逆轉勝。若然,在亟待提升選舉品質的台灣,公民新聞的耕耘顯然還只是開端而已!
 
(本文為世新大學新聞系「選舉新聞報導的反思」座談會發言稿)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