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春天藝術節「小劇場徵件計畫」2025年迎來第10週年,今年吸引來自全國超過20個優秀表演團隊爭相角逐,最終選出四檔風格獨具、陣容堅強的入選作品。包括一部台新藝術獎入圍劇作及三組國藝會114年Taiwan Top演藝團隊,涵蓋現代戲劇、舞蹈及音樂劇等多元形式,將自5月10日起至7月5日,在駁二正港小劇場接力登場,尤其特別的是今年的演出內容涵蓋國台語及全齡觀眾,為實驗小劇場走出不同的創作之路!

本年演出陣容包含複象公場《回家》手語故事版、翃舞製作《推拉Push and Pull》、両両製造聚團《小王子sió-ông-tsú》,以及唱歌集《大家都怎麼做音樂劇?》。為鼓勵觀眾多元觀賞,文化局特別推出兩種套票優惠,最高享8折折扣,另配合文化部青年席位政策,13至22歲青年觀眾購票可享最高五折超甜票價。所有節目票券均可透過「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平台購買。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表示,小劇場徵件計畫自2016年啟動,以駁二正港小劇場為創作基地,致力打造一個親近年輕世代的表演空間,亦為創作者提供穩定、具吸引力的發表平台。透過創作陪伴、工作坊與公演機制,讓多元而具時代感的議題被看見,成功拉近創作者與觀眾間的距離。

四檔優秀作品 精彩亮相

首檔演出將於5月10、11日登場,由複象公場帶來《回家》手語故事版。該作曾受邀前往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台灣季及法國馬賽Bright Generations藝術節演出,並被《英國衛報》評選為「五部適合兒童觀賞的演出之一」。故事以一隻因戰爭迷失的右手尋找自我為主軸,透過聲音、光影、物件偶戲及肢體表演,引導觀眾在奇幻中思索勇氣與愛的力量。

6月7、8日,由Taiwan Top演藝團隊「翃舞製作」推出雙人舞作《推拉Push and Pull》。由編舞家賴翃中與舞者李冠霖、盧瀅潔合作,以日常動作中的「推與拉」提煉為舞蹈語彙,融合太極美學與物理原理,打造出一場感性與理性的藝術饗宴。此作亦入圍RIDCC鹿特丹雙人舞編舞大賽全球前16強,並將於7月再度前進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
6月13、14日,首次入選Taiwan Top的高雄在地劇團「両両製造聚團」將演出台語劇場作品《小王子sió-ông-tsú》。由資深導演陳盈達編導,結合台語與肢體語彙重新詮釋文學經典,探討小王子與玫瑰花之間的鏡像關係與成長寓言,內容寓意深遠,適合全年齡觀眾欣賞與討論。

壓軸演出由「唱歌集」於7月4、5日帶來創新音樂劇《大家都怎麼做音樂劇?》。該劇由編劇高天恒與作曲張清彥親自上陣演出,模擬音樂劇創作過程的「現場直播」,展現靈感碰撞、討論與崩潰轉化為創意的真實瞬間。全劇以高度創意與幽默語彙,帶領觀眾深入理解音樂劇創作的幕後歷程。

十年有成 小劇場成劇場創作孵化基地

小劇場徵件計畫辦理10年,至今已補助58個表演團隊,累計超過180場正式演出,並舉辦近百場校園講座與創作工作坊,成果豐碩。今年四檔入選作品不僅體現劇場創作的多元與創新精神,也持續拓展觀眾對小劇場的認識與喜愛。春藝小劇場系列節目將於5月10日起至7月5日,陸續在駁二正港小劇場熱鬧上演,展現多元、無邊界的劇場實驗精神,帶領觀眾體驗小劇場特有的魅力!

系列節目購票請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網站或逕洽各演出劇團,本系列各檔節目均有春藝套票優惠及文化部青年席位優惠,更多節目資訊請上高雄春天藝術節官網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正式演出時間/地點:
●複象公場《回家》手語故事版
時間:5/10(六) 14:30、19:30;5/11(日)14: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翃舞製作《推拉Push and Pull》
時間:6/7(六) 14:30、19:30;6/8(日)14: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両両製造聚團《小王子sió-ông-tsú》
時間:6/13(五) 19:30;6/14(六) 14:30、19: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唱歌集《大家都怎麼做音樂劇?》
時間:7/4(五)19:30;7/5(六) 14: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春藝小劇場套票方案
套票方案1-《回家》、《推拉》、《小王子》任兩檔以上8折
套票方案2-《回家》、《推拉》、《小王子》任一檔以上8折+《大家都怎麼做音樂劇?》85折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複象公場《回家》用偶戲與物件,表現戰爭中被炸碎的身體部位。圖/攝影_ Annabelle Chih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翃舞製作《推拉 Push and Pull》演出劇照。舞者透過貼近與分離,形塑情感中的距離感。圖/攝影_ Franco Wang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両両製造聚團《小王子》結合台語與肢體語彙重新詮釋文學經典,探討小王子與玫瑰花之間的鏡像關係與成長寓言。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唱歌集《大家都怎麼做音樂劇?》直接把音樂劇創作過程搬上舞台,展現編導與作曲家激盪的實境過程。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