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特幣行情大震盪,周五(21 日)單日最低跌落至 80,600 美元,較十月初觸及的歷史高點 126,223 美元重挫逾 56%,年初以來已累計下跌近 11%,恐出現自 2022 年以來首見全年收跌的情況。對此,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欄作傢 Katie Martin 撰文指出,比特幣近來在全球股市震盪前率先大跌,意外成了投資人觀察市場體質的「早期預警系統」。她形容,比特幣自十月初以來已重挫三分之一,跌至約 84,000 美元,「只要再跌 84,000 美元就能回到合理價值」。

現正最夯:范冰冰奪金馬影后中國網路卻噤聲?《地母》封后壓熱搜 網:怕她重新翻身?

Martin 在文章指出,比特幣多年來被宣稱是貨幣、抗通膨工具或避險資產,但實際上更像是主流投資人測量市場情緒與投機熱度的「氣壓計」。近期多次都是比特幣先大幅下挫,全球股市再跟著走弱。周四(20 日)因輝達(NVIDIA)亮眼財報,市場稍微回穩,但比特幣突然跳水,再度拖累股市走低。

並提到多數受訪的投資人都相信,當前的人工智慧(AI)行情確實有「泡沫」特徵,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出現回檔幾乎是必然。「不一定會崩盤,但很可能會出現一、兩次修正。」關鍵問題已從「是否有泡沫」轉向「什麼時候該退出」。

Martin 指出,分散投資仍是不變原則,但倘若過早撤出科技股,往往會錯過行情最後一段漲勢,而在專業基金經理人的職涯中,這種「過早」等同犯錯。「太早逃離市場,看起來就像白痴」,她引述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投資長海夫勒(Mark Haefele)在最新簡報中的話。

當前熱搜:TWICE台開唱「子瑜回家」感動萬人 黃安突稱「不說是非」惹怒粉絲

海夫勒坦言,當前 AI 交易已反映大量「榮光與希望」,他也並非「100 % 確定」這波行情會持續,但仍選擇保持樂觀與分散布局。他回憶 1999 年網路泡沫破裂前,他因過度看空,而被視為太早、太悲觀,「我們感覺很糟,我們太早了,而且有一段時間看起來像笨蛋。」雖然最後證明他的憂慮正確,但市場中「不要看起來像笨蛋」本身就是一種職涯現實。

歐洲資產管理巨頭 Amundi 也持類似看法。其首席投資長莫提耶(Vincent Mortier)表示,他擔心 AI 技術與基礎建設出現過度投資的跡象。雖市場可能正處於轉折點,但也不排除短期再度反彈。他更直言「只有泡沫破了,你才知道你身在泡沫中。」一旦大型科技股暴跌,情況恐怕會是「血流成河」。

莫提耶強調,策略不是賣出,而是透過選擇權「買保險」,在下跌時獲得補償,比起太早賣出績效亮眼的持股來得不痛不癢。他本人沒有配置比特幣,但形容比特幣價格提醒市場「樹不會長到天上」,對投資人來說有其警示作用。

Martin 指出,全面崩盤在今年或 2026 年雖仍是尾端風險,但市場拉回或修正「高度可能」。在這段艱難的市場時期,「盯著比特幣的價格,或許能幫助投資人摸索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