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蔡英文上週訪德期間接受德國政經媒體Table專訪,談科技、世界局勢以及卸任後的生活。談到美中貿易戰與科技封鎖,蔡英文說:「我們握有進入AI時代的鑰匙。」Table指出,台灣先後在德國、日本與美國設立半導體據點,背後並非單純的產業布局,而是一種全球獨有的「科技外交」模式。

根據中央社報導,蔡英文上週訪德行程滿檔,除了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台灣卸任總統在德首次公開演說,也參訪歐積電、智庫,與德國國會和邦議會議員對談,並接受世界報(Die Welt)與Table兩家德媒專訪。Table於17日刊載專訪內容,從蔡英文卸任後的生活談起,也聚焦她對世界局勢的觀察與台灣政治現狀。

全站首選:快訊》雨勢又急又猛!氣象署:4縣市豪雨特報

蔡英文告訴Table,卸下總統職務的那一刻感覺很美好。在任8年期間,台灣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與總統相關,即便不是她親自做出的決定,結果仍需由總統承擔,面對外界批評、深夜處理緊急狀況更是家常便飯。擔任總統「既是一種挑戰,也是特權」,雖然為此付出代價,但她從未後悔這個選擇。至少現在人們知道,女性可以把這份工作做得一樣好。

Table提到,蔡英文卸任後以「非官方大使」身分持續在國際間奔走,對於邦交有限的台灣而言,這項角色格外重要。儘管卸任,她仍在全球民主陣營間積極互動,接續副總統蕭美琴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演講,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談話。

對於全球貿易戰,蔡英文表示,美中貿易戰與科技封鎖正在重新塑造供應鏈,而台灣正處於關鍵位置。台灣握有進入AI時代的鑰匙,因為生產的晶片與AI伺服器極具競爭力,台灣技術領先。Table分析,台灣先後在德國、日本與美國設立半導體據點,背後並非單純的產業布局,而是一種結合政治、經濟、科技與外交的全新「科技外交」。

現正最夯:國民黨形象民調:親中不反共、不清廉、非最有執政能力、不代表一般百姓及不值得信賴

蔡英文解釋,這樣的布局同時具備戰略目的:透過供應鏈的不可替代性,對中國形成「不要對台灣做出激烈行動」的嚇阻。若台海生變「整個世界經濟都會受到衝擊」。面對日益險峻的威權威脅,蔡英文呼籲民主國家合作,建立堅固的民主聯盟,特別是在假訊息與認知戰氾濫的今天。

蔡英文進一步強調,許多威權工具在亞洲與歐洲相似,各民主國家應加強合作。至於台灣內部圍繞兩岸議題的激烈政治對立,蔡英文則認為,民主社會中的爭吵與辯論很正常,但最終仍須找到共識,蔡英文直言:「我們或許不喜歡彼此,但大家都希望維持現狀與民主。」

蔡英文於訪談末段談及卸任生活時透露,當不在海外出訪或與智庫團隊工作時,她最珍惜能重新「安靜閱讀」的時間;家中兩隻狗與兩隻貓在台灣小有名氣,不僅有自己的維基百科頁面,選舉期間還成為周邊玩偶原型,如今生活中最大的挑戰是「每天都能把牠們餵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