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表示,面對東亞安全局勢的劇烈變化,有必要考慮引進核潛艇。隨著中美對抗加劇,日本是否應該具備核潛艇成為國內防衛政策的新焦點。小泉指出,日本周邊國家多已擁有核潛艇,這使日本的防衛戰略需重新檢討。
目前,日本僅擁有以柴油引擎為動力的傳統潛艇。根據 1955 年頒布的《核能基本法》第二條,日本對核能的使用嚴格限定於「和平目的」,因此未曾建造核潛艇。前官房長官林芳正於 2024 年 9 月也曾表示,依現行法律解釋,日本難以擁有核潛艇。不過,防衛省近期的專家報告指出,應考慮採用「下一代動力系統」以提升潛艇續航與威懾能力,顯示政府內部對此議題態度有所鬆動。
當前熱搜:快訊》09:22宜蘭縣員山鄉發生規模4.5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宜蘭縣牛鬥、新北市汐止3級
潛艇在日本防衛體系中原以監視與偵察為主要任務,但自 2022 年修訂三份安全相關文件後,新增了「反擊能力」的政策定位。日本開始發展可從敵方射程外發射的「防區外導彈」,潛艇也被視為未來反擊任務的關鍵平台。專家認為,若要確保長時間潛航及遠距作戰,核潛艇的性能優勢具明顯戰略意義。
在國際上,現有核潛艇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與印度,皆為核武大國。此外,澳大利亞透過「 AUKUS 」協定計畫引進美製核潛艇,以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韓國方面亦展開相關研究與合作,顯示亞洲地區對核潛艇的需求正逐步升溫。
與此同時,美俄兩國近期再度提及「恢復核試驗」,使全球安全形勢更加緊張。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啟動核系統測試,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要求國防部準備全面核試驗,顯示核威懾競爭正在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