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上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教授協會、台灣青年世代交流協會、台灣青年基金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以及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等單位等團體,共同於線上直播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130場(「認識中國」系列第33場),主題:「九二共識有共識嗎?九二共識的前世與今生」。

主持人、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自己於1997年出生,但對「九二共識」毫無記憶,直到馬英九執政才被頻繁提起,但也始終缺乏明確定義,中方也未正面回應。他認為,台灣的未來應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然而像他這一代並未參與過所謂「共識」的形成,如同香港1997年回歸後,直到2019年,許多香港人仍不認同該決定。張育萌質疑,若「九二共識」從未真正存在共識,也未能促使中國尊重中華民國主權或擴展台灣國際空間,而是必須依靠台灣自身實力,則國民黨應重新思考「九二共識」的必要性。

當前熱搜:大砲打小鳥?!美軍最大航艦抵加勒比海 美媒:打擊群火力遠超走私毒品小船

台灣智庫民調與輿情中心主任郭玫岑指出,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上月當選後,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賀電,使「九二共識」再度成為焦點。雙方皆提「堅持九二共識、反台獨、促和平」,但其真實性與內涵長期存疑。九二共識從未有正式文件,李登輝亦明確否認其存在;其名詞創造者蘇起所稱的「一中各表」,也遭中共否定,認為是「惡意扭曲」,顯示中華民國在其框架中毫無存在的空間。

郭玫岑表示,九二共識唯一確定的內涵是「一中框架」,但這被中共作為壓縮台灣主權的政治工具,而非兩岸和平的基礎。本質上,它是一種去主權化的論述,只是兩黨之間的政治語言,無法代表2300萬台灣人民的意志。近期中國公安調查立委沈伯洋一事,更突顯「一中框架」對台灣言論與思想自由的潛在威脅。本場座談邀請陸委會、海基會與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就是希望共同探討,九二共識究竟是和平密語,還是統戰話術。

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沈有忠指出,「九二共識」距今已33年,實際上雙方從未達成共識,僅是「冷飯熱炒」。他強調,「九二共識」不僅無助於提升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反而壓縮了台灣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與對等尊嚴。沈有忠回顧,2014年馬政府時期的APEC會議,即使台灣接受「九二共識」,仍遭中國在邀請函、稱謂、記者會標示及國際互動等層面全面限縮,充分顯示「九二共識」並未換來真正的平等與尊嚴。對等與尊嚴若不存在,所謂和平也只是中國單方面的施予。

現正最夯:鳳凰颱風零星災情 苗縣578戶曾停電

沈有忠表示,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將「九二共識」形容為「通關密語」,但這道密語通往的並非對等尊嚴,而是北京設定的「一中原則」與「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他強調,台灣主流民意早已明確告知各政黨、國際社會與北京當局,台灣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或一國兩制下的「九二共識」。若接受該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使國際社會失去援助台灣的正當性,形同讓中國掌握排除國際干預的「通關密語」,犧牲台灣的民主與自由。他直言:「九二共識若被再次接受,將是埋葬中華民國、通往鬼門關的通關密語。」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指出,1992年兩岸會談中,海基會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民國」,但海協會始終未予回應,使「九二共識」在中華民國定位問題上始終缺乏共識。33年來,兩岸與國際局勢已大幅變化——當年中國仍「韜光養晦」,如今卻以軍機繞台、反分裂法等手段威脅台海與區域安全。黎寶文表示,「九二共識」在當前情勢下已無可行性,也非兩岸對話的必要前提。中國從未接受「一中各表」,僅強調「一個中國」,顯示兩岸認知嚴重落差,並成為中國展開認知戰與統戰的溫床。他強調,社會大眾應了解兩岸九二共識的歷史脈絡與認知分歧;海基會將持續推動恢復對話,但現今真正的障礙來自中國的政治預設與杯葛,兩岸交流應在無前提下重新展開。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表示,「九二共識」自出現以來就充滿高度虛假,對國共兩黨而言只是政治詐騙工具,非台灣主流民意所能接受。中共藉此偷渡「一中原則」,而國民黨雖宣稱「一中各表」,與中方接觸時卻從不提「各表」,雙方以「九二共識」營造虛假和諧假象。吳峻鋕指出,至今兩岸沒有任何協議是基於「九二共識」達成的,當台灣接受九二共識後,中國就會利用其打擊不接受者。

吳峻鋕批評,馬英九在兩次「馬習會」中逐步刪去「各表」說法,並最終直接採用國台辦對「九二共識」的論述,立場明顯傾向中國,而國民黨也已與國台辦論述靠攏。吳峻鋕強調,台灣的前途應由人民共識決定,包括兩岸互不隸屬、民主憲政、維持主權等核心原則;中共應在對等尊嚴下展開務實對話,而非以政治框架強壓台灣與國際社會。唯有良性對話與談判,才能解決僵局並維持區域和平。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九二共識是否真是兩岸通關密語?」、「台灣人民是否有認知到中國的話術?」、「如何破解中國的統戰話術與認知作戰?」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