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 11 日報導,來自伊利諾州的民主黨眾議員、「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資深成員拉賈·克裡希納莫爾蒂 (Raja Krishnamoorthi)近日向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致函,要求其說明川普政府在與中國達成包括允許安世半導體中國工廠恢復出貨決定的經貿協議時,是否與荷蘭歐盟盟友進行了協調。

據報導,這封日期為「11月10日」的信中,克裡希納莫爾蒂質問道 :「該協議宣佈前,是否徵詢了盟國政府的意見?」他聲稱,10 月 31 日歐盟高級官員與安世(荷蘭)管理層和中方貿易代表接觸時,「似乎對報導中提到的突破進展一無所知」。

現正最夯:鳳凰颱風釀災情158件、33人受傷!宜蘭49處淹水 緊急撤離逾6千人

信中提及,歐盟委員會負責技術主權等事務的執行副主席漢娜·維爾庫寧 (Henna Virkkunen) 被問及相關事態時,拒絕透露是否瞭解中美磋商情況,「這顯示出布魯塞爾並未被告知白宮與中方的談判進展。」

克裡希納莫爾蒂倒批評 : 「在半導體供應和產業安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華盛頓與布魯塞爾之間缺乏透明度和協調」。

他追問 : 「美方正採取哪些措施,確保未來能與荷蘭等主要盟友就涉及半導體供應鏈的貿易及出口管制談判協調一致,避免可能損害集體安全目標的單邊行動?」

據報導,克裡希納莫爾蒂還在信中刨根問底,質問中美達成協議後恢復的安世晶片出口,究竟是出自該公司的中國工廠還是歐洲業務。

信件引述新聞報導稱,安世「最先進的生產線目前設在中國,這意味著其荷蘭工廠可能很快被淘汰」。他隨即表示擔憂 :「若情況屬實,那麼全球汽車業可能很快都將使用完全中國製造的晶片,這將引發一系列國家和經濟安全擔憂。」

克裡希納莫爾蒂強調,美方同意暫停實施其 9 月 29 日公佈的出口管制 50% 穿透性規則一年,「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方對安世在華業務擁有戰略影響力?」截至目前,美國商務部和荷蘭政府尚未對這封信件做出回應。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Olof Gill)則表示 : 「我們不會超出我們之前公開聲明的內容,即(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一直並將繼續與美國對應官員就所有共同關心的問題保持密切溝通,包括中國的出口管制和安世問題。」

荷蘭首相迪克·斯霍夫(Dick Schoof)7 日在巴西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稱,此次解決方案的達成是荷蘭、德國和歐盟委員會合作的結果,也是近期荷中外交會談以及中美貿易緩和的結果。

近來,陸續有德國和日本的汽車行業高管們證實,安世半導體已恢復部分關鍵晶片的發貨。這場牽動汽車行業的公司控制權之爭出現緩和跡象,德方對此表示歡迎。

「荷蘭與中國之間局勢緩和並繼續談判,目前來看非常令人欣慰。」德國經濟部發言人表示,該部仍希望 :「短期個別許可能迅速發放至產業界」,使安世半晶片供貨得以恢復。德國總理梅爾茨也表示,有積極信號表明交付可能重啟,「可能在未來幾個小時內」。

中方8日宣佈,已同意荷蘭政府提出的派代表赴北京磋商的請求,並表示希望荷方能夠拿出「建設性方案」,採取「具體行動」,以儘快解決爭端。

11 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應約與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部長賴歇舉行視訊會談,就中德、中歐經貿相關問題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