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動海底電纜安全國際倡議,獲得歐洲政界積極回應!外交部日前與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 FC)及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在台北舉辦「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外交部長林佳龍於會中正式宣布「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RISK Management Initiative on International Undersea Cables),呼籲民主國家共同建立海纜防護與風險管理體系。他強調,全球九成以上跨境資料傳輸仰賴海底光纜,一旦受損,不僅連帶衝擊國安、金融與民生,更將動搖國際連結,因此倡議主軸涵蓋風險緩解、資訊共享、制度改革與知識建構,盼制定共同標準與最佳實務,守住「連接世界的生命線」。

台灣近年多次遭遇海纜中斷與疑似灰色作戰威脅,政府已於9月拍板修正俗稱「海纜七法」的相關法規,強化維修規範與保護區制度,林佳龍表示,台灣作為海洋民主國家,保障數位韌性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也可成為國際合作示範;波羅的海國家與台灣同樣面臨海纜受損與外來威脅風險,因此台歐共享經驗、共同防衛具有高度戰略意義。

當前熱搜:APEC「台灣」出頭天!高市早苗會習近平提台海和平 新華社報導各自表述

此次論壇吸引多國國會議員來台聲援,其中英國國會台英小組(APPG)共同主席Rogan勛爵與上議員Rennard親自出席,值得注意的是,Rennard返英後更轉發駐英公使江雅綺宣傳海纜倡議的貼文,公開支持台灣,顯示英國政界對此議題高度重視。英國同為四面環海國家,9月發布跨黨派《海底電纜安全報告》,呼籲政府強化監測、防護與國際合作,其立場與台灣倡議高度契合。

福爾摩沙俱樂部並於台北年會通過《2025台北年會會後聲明》,強調深化台歐民主夥伴關係、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並重申聯合國2758號決議未處理台灣代表權問題,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感謝歐洲友人長期力挺,表示台灣會與民主國家站在一起,提升韌性,共同維護全球安全與繁榮。

台灣駐英代表處也透過社群平台表示,海纜倡議獲得國際回應,證明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安全與資通訊防護上扮演關鍵角色,從修法、倡議到國際支持,台灣正以具體行動打造更堅實的信息防護網,展現民主陣營共同守護通訊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