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主導侵略烏克蘭已持續3年,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稱:「普丁不是獨裁者,而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引發國內外輿論譁然。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尤其是在Reddit等國際論壇,許多外國網友難以理解,為何來自民主台灣的政治領袖會為普丁辯護,甚至採取與中國、俄羅斯類似的論述角度。

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寫道,鄭麗文在訪談中主張,俄羅斯早已民主化多年,普丁是透過選票產生的總統,不能隨意被貼上「獨裁者」的標籤。她還批評北約食言,屢次東擴到俄羅斯邊境,是導致烏克蘭戰爭的根本原因。如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願意放棄加入北約,戰爭就不會發生。

全站首選:APEC「台灣」出頭天!高市早苗會習近平提台海和平 新華社報導各自表述

矢板明夫指出:「這套說法與俄羅斯官方、以及中國、北韓、伊朗等威權國家的論調幾乎一致——他們普遍將責任歸咎於『西方挑釁』,而非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然而,在美國、歐盟、日本、澳洲等民主陣營國家,主流共識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對國際秩序與主權原則的嚴重破壞。」

矢板明夫續指,普丁的統治方式早已被視為威權獨裁的典型。言論自由、新聞媒體、反對派都在俄羅斯受到嚴厲打壓,選舉也被廣泛認為是形式化的「假民主」。在這樣的背景下,鄭麗文的說法不僅與國際主流立場背道而馳,也讓人質疑她的政治立場與價值觀。

矢板明夫提到,外界因此提出多種解讀:有人認為,鄭麗文可能受到某種程度的「親中」或「反美」思想影響;也有人猜測她是在刻意向北京傳達善意,為未來的兩岸政治互動鋪路。還有人認為,她或許真心相信西方支持烏克蘭是錯誤的政策,並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認為俄羅斯有「被逼反」的正當性。

現正最夯:872架摔了482架! 終於告別「飛行棺材」 服役60年 印軍「這機」全部淘汰

矢板明夫示警:「不論哪一種動機,都引發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如果這樣的政治人物未來有機會成為台灣總統,是否意味著台灣將會脫離自由民主陣營,轉而向威權勢力靠攏?對許多台灣人與國際觀察者而言,鄭麗文的言論不僅是個人觀點問題,更牽涉到台灣在全球民主陣線中的定位。」

矢板明夫進一步強調:「台灣長期以來以自由民主為核心價值,並獲得國際社會支持。如果領導人開始為獨裁、甚至為侵略行為辯護,無疑會動搖外界對台灣的信任,也可能讓台灣陷入國際孤立。這場風波不只是外交觀點之爭,更是價值選擇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