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25)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投入台南市國民黨初選,並強調這次黨內競爭是「君子之爭」,希望以政策與論述爭取支持,形塑團結、不內耗的國民黨新形象。他同時提出「台南三計」政策主軸,包括經濟、國際、科技,強調將以產業與科技帶動地方經濟轉型。
陳以信表示,國民黨的初選應該有理想、有論述,彼此競爭但不互攻,選前是君子之爭,選後則要團結一致。對於黨內有人主張徵召和對他選後鮮少露面的批評,他認為應交由選民判斷,黨內初選應被視為擴大國民黨支持基礎的機會,而非對立。候選人願意參與初選,代表尊重制度與機制,因為這是「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可以最大化黨的整體優勢。接下來他將陸續公布政見,特別是 AI 政策,並透過短影音宣傳,盼以務實與理性迎接選舉。
他透露,其實他不是第一次決定參選台南市長,早在 4 年前就已經答應過參選。當時剛當立委回到台南服務,有幾位國民黨籍市議員鼓勵他參選市長,後來地方黨部主委也鼓勵他選市長,最後連中央黨部長官都徵詢他願否代表國民黨參選市長。他當時說如果高思博、謝龍介等人若不參選,他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責無旁貸。後來謝龍介突然宣布參選時,他心下雖有疑問,但也鬆一口氣,連謝問要否舉行初選,他都笑說不必,既然謝有決心選,他就祝福,在中常會提名時,他還特別趕去與謝共同舉手宣布。
他並強調,他在台南已深耕多年,競選南關線立委時跑遍各地,深入了解在地需求。選後,東區的辦公室也持續開設服務選民,從未離開台南,只是沒有公職身分,少了許多活動的邀請,才導致外界誤會。其實,這幾年他一直待在台南,在此生根,和台南人一起開車,也一起塞車;在台南跑步,也在台南逛市場。他以一個平凡的台南人身分在此生活,也更加了解台南的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
「明天就是台灣光復節,我之所以選在此時宣布投入台南市長選戰,就是希望大家在紀念台灣光復之餘,別忘光復台南是國民黨努力廿餘年仍未完成的目標。」陳以信說,他自從擔任立委回到故鄉台南服務以來,每天都能感受到許多藍營支持者,對於翻轉台南、光復台南的殷切期待。他有責任心,也有使命感,願全心全力,投入這場光復台南的聖戰。
現正最夯:TIME投書批賴清德「魯莽」 中央社被指誤當報導:根據外交部新聞稿
他觀察市長選情很長一段時間,選舉的本質應是「選賢與能」,選舉市長的目的應是城市的「未來願景」。但台南市長選舉吵吵鬧鬧快一年,候選人看板早已掛得滿街都是,卻發現許多市民關心的只是「誰會贏?」、「賴清德挺誰?」各種利益掛勾、政治分贓與八卦議題充斥在市長選舉的討論中。許多關係台南市民生活與城市未來的問題,好像都不在市民與新聞的關心與討論範圍。
他希望因為他的參選,不只能改變台南,更能先改變這場市長選戰中的論述真空,他將要透過發布各項市民政策論述,讓台南市長選舉真正回歸到以「市民為主、市政優先」的正常選舉,要讓市民朋友能在選舉過程中,透過候選人彼此的政策論辯,看到選後台南的願景與未來。市長選舉才有意義。
陳以信強調,他要為台南獻三計:經濟、國際、科技。他是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他懂經濟,知道如何振興產業,刺激創業創新,提高整體就業,發展台南的未來經濟。他也是劍橋大學國關博士後,當過國民黨國際部與海外部主任,他懂國際,知道如何讓台南走向國際,讓國際也能走入台南,讓台南能在地全球化,讓全球化能在台南在地化。他現在還是AI協會執行長,他懂科技,已組織團隊研究全球城市AI治理的實踐經驗,要在台南全面推廣AI教育,藉由AI科技重塑台南城市治理的所有面向,要將台南文化古都打造成AI未來科技新城。
陳以信並宣示,如果他贏得初選,一定會邀請謝龍介加入團隊共同競選,如果謝龍介初選贏,他一定不求任何角色全力相挺助他勝選贏回台南。他相信一場君子之爭的國民黨漂亮初選,對比一場割喉割到斷的民進黨醜陋初選,一定會讓台南市民對國民黨更加感動也更感認同,這才會是讓國民黨贏回台南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