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媒體管理局」(LfM)本週提出1份報告,指出許多網紅在TikTok和Instagram上政治傳播混淆事實與觀點,散播假訊息,會影響到各國選舉,並助長極右派風氣。《歐洲新聞台》(Euro News)報導,歐盟明年將推出《數位公平法》(The Digital Fairness Act)嚴加規範。
報導指出,歐盟本月生效的政治廣告規則,旨在打擊資訊操縱和外國干涉選舉,並提高贊助商的透明度,但政治網紅不屬於該範圍。這些網紅的人氣持續增長。歐盟委員會2025年社群媒體研究顯示,三分之一(3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關注社群媒體管道上的網紅或內容創作者。在15至24歲的人群中,這一比例上升至74%。
當前熱搜:洪浦釗觀點》誰在操弄「魯莽」:從《時代》雜誌看中國的國際話語戰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媒體管理局主任施密德(Tobias Schmid)指出,「隨著影響力的擴大,責任也應隨之增加。任何煽動情緒、兩極化或歪曲政治內容的人,不僅會操縱辯論,還會削弱人們對民主的信任。」
該局的分析結果發現,網紅們在TikTok和Instagram上政治傳播的運作方式會影響人們的思維。與媒體界「事實與評論必須分開」的基本要求不同,59%的網紅作品混淆了觀點和資訊。
施密德博士說,「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希望人們能夠區分事實、虛假資訊和觀點,識別反民主的意圖,並在極端情況下舉報違法行為。」認為,為了應對這種現象,需要「新的監管方法」。
持續更新:TIME投書批賴清德「魯莽」 中央社被指誤當報導:根據外交部新聞稿
歐盟委員會將於明年稍晚公佈《數位公平法案》,保護消費者免受誤導性網紅行銷以及諸如令人上癮的功能和訂閱陷阱等有害網路行為的侵害。
歐盟消費者組織BEUC的高級法務官員伯傑(Steven Berger,)指出,很難量化網紅獲得了多少人氣,但他補充說,歐洲「需要解決與網紅相關的問題」。他表示:「《數位公平法案》可以作為一種工具。這意味著要定義什麼是網紅行銷,讓網紅行銷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承擔責任,並禁止網紅推廣危險或不健康的產品。」
羅馬尼亞檢察院的一項調查發現,去年羅馬尼亞總統大選期間,俄羅斯曾收買一些網紅,在視頻分享平台TikTok上開展競選活動,最終導致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候選人喬治斯庫(Calin Georgescu)獲勝。在俄羅斯干預選舉的指控浮出水面後,羅馬尼亞憲法法院最終宣布第一輪選舉無效。喬治斯庫則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匈牙利研究人員在今年的一篇論文中則指出,匈牙利執政黨青民盟(Fidesz)在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期間,透過一個名為「Megafon中心」的親政府政治網紅網路,擴大強硬言論的力道。
倫敦政經學院2024年9月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在法國,TikTok和Instagram等主流平台上充斥著極右派內容,這有助於極右派在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人氣的上升。
報告指出:「儘管年輕選民中,41%的選票投給了左翼,但28%的35歲以下法國選民支持極右翼的國民聯盟。」
「這種支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巴德拉(Jordan Bardella)……他被稱為『TikTok之王』,在TikTok上擁有超過200萬粉絲,在Instagram上擁有超過83萬粉絲。」
歐盟委員會在選舉後根據旨在打擊網路非法內容和產品的法規《數位服務法》(the Digital Services Act )對TikTok展開調查,以確定該公司是否採取了足夠的措施來降低選舉公正性的系統性風險,但調查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