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導護志工人力逐年下滑,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昨(23日)在民政質詢中指出,市府雖設立青年局推動多元參與與公共事務培力,但在「城市安全」領域中,青年參與仍是一片空白。她建議青年局應跨局合作,結合教育局與警察局,推動「青年交通導護志工」及「青年義交」計畫,讓青年成為城市安全文化的推手,同時補足基層人力長期不足的缺口。

王欣儀表示,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成立宗旨在於促進青年多元參與、陪伴職涯發展及協助國際接軌,舉辦的政策提案競賽、辯論擂台與公共素養實驗室等活動,確實讓青年更關心公共議題。但她強調,關鍵在於如何將這股「青年行動力」導入具體市政行動,「不只在論壇上發言,而是走上街頭,讓青年成為守護城市的一份子。」

現正最夯:洪耀南觀點》四中全會:從「乘風破浪」到「驚濤駭浪」——中共五年語言轉向的政治信號

她指出,目前學校交通導護或交通義交人力多由年長者支撐。113學年度導護志工僅5,079人,較前一年減少132人;北市交通義勇警察實際人力僅988人,長期缺額逾百人,平均執勤時數從112年的145小時增至179小時,顯示人力負擔沉重且年齡層偏高。

王欣儀認為,青年完全有能力投入交通安全工作,依規定只要年滿20歲、役畢或免役即可報名義交。她建議青年局試辦「青年交通導護志工計畫」,讓青年透過協勤服務累積公共參與經驗,並建立獎勵制度提升榮譽感。同時與警察局合作宣導招募「青年義交」,為城市交通安全注入新力量。

青年局長周羿希答詢時回應,青年局將研議推出相關專案,積極媒合青年投入交通導護及義交等公共服務行列,讓青年行動力真正落實於城市安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