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朝野立委共提出237案,歷經連續兩天的聯席審查後,今(9日)通過初審並送出委員會,立法院預期將在10月14日召開程序委員會,排入10月17日的立法院會議程,並在當天三讀通過。

就該特別預算案,行政院主計總處報告指出,本次所需預算5700億元,保留200億元暫未編列,114年度至116年度分別編列2795億元、1242億元及1463億元。所需財源5500億元,編列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4444億元及舉借債務1056億元支應。

現正最夯:北車性侵案受害者竟是7旬婦人!網嘆:連阿嬤都難逃魔掌

在財政委員會今天早上的審查過程中,朝野立委在多次預算提案出現意見分歧,其中,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針對國防部提出49項刪減案及2項主決議,對於國防部有多項預算不該編入特別預算,並與公務預算有重複編列之情形,包含刪除採購長效飲用水近8億元等案,但朝野立委無法共識,經過會議休息後,將這49案全數保留送協商。

另在教育部、勞動部及海委會等相關預算上,朝野也出現分歧,同樣需送交協商,但在會議結束前,財政委員會仍通過該特別預算條例的初審並送出委員會,預期將在10月14日的程序委員會中排入10月17日的立法院會院議程,若當天就完成三讀,後續經總統公布後,行政院就可啟動普發現金作業。

財政部長莊翠雲日前表示,若立法院能在10月17日完成三讀,經總統完成公告後,政府一定會在11月17日前啟動發放,並於7個月內發放完畢。財政部也將在總統公告的當天就召開記者會,說明領取方式與作業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