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連假花蓮災後清淤預料再掀志工潮。醫師卻示警,悶熱天氣讓不少人脫下口罩喘氣,等於在「粉塵黴菌」中裸肺工作。醫界憂心,善意行動若忽略防護,恐在助人的同時損害自身健康。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暨重症醫學中心副院長黃建文指出,災區空氣充滿著石棉碎屑、乾粉塵、潮濕後滋長的黴菌孢子與細菌,全是潛伏的「隱形殺手」。他說,這些微粒一旦被吸入,肺部的過濾系統幾乎立刻超載,粉塵沉積在肺泡,造成咳嗽、喉嚨刺痛,甚至可能誘發氣喘或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當前熱搜:苗栗隨機殺人兇手「出獄才半年就犯案」!縣長鍾東錦回應了

「看不見的灰塵,卻能留下長遠的傷害。」黃建文提醒,黴菌孢子會導致過敏性肺炎,石棉與重金屬微粒若長期吸入,更可能造成肺纖維化,甚至提高肺癌風險。他指出,不少年輕志工因體力佳而輕忽防護,卻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讓呼吸道陷入慢性發炎,形同埋下健康的未爆彈。

黃建文呼籲,志工在塵霧瀰漫的現場切勿僅靠布口罩防護,應選擇具過濾效能的外科或醫療級口罩。結束作業後,務必立即清洗臉部與鼻腔,減少粉塵殘留。他強調,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支撐長期的助人行動,讓善意不成為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