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家正常化研討會20日登場,辜寬敏基金會董事長王美琇表示,台灣最大的不正常是有一個以中國為命名的政黨中國國民黨,社會盤踞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是國民黨統治後殘留下來的;大罷免後,中國共產黨、統派、國民黨、民眾黨4股勢力結合,目的就是奪權,把民進黨、賴清德總統鬥垮,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民主戰士,讓台灣意識的力量可以壯大。

辜寬敏基金會、永社、台灣教授協會、李登輝基金會、台獨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20日在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行「2025 國家正常化研討會」,聚焦「節日正常化 誰決定我們紀念什麼?」、「外交正常化 名字錯了!外交怎麼會對」、「空間正常化 走在自由路,不走中正路」等3議題。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卓伯源為何痛罵中天新聞台「不要臉」?

王美琇致詞時提到,是基金會第二年舉辦「國家正常化研討會」,因為「大象還在客廳裡」,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不正常的現象,盤踞在生活空間、政治場域、社會、腦袋裡。很多60歲以上的民眾常說「光復後」,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國民黨不是來光復,而是侵占台灣展開威權統治,有很多人會說「我們中國人」,這也要不斷地糾正。

王美琇直言,國民黨灌輸很多錯誤的觀念在人民腦袋中,台灣從威權時代進入民主時代,台灣未進行轉型正義的清理,國民黨過去在白色恐怖時代參與國家機器運作,對人民、社會造成的傷害,從上到下沒有人道歉,現在搖身一變成民主政黨,因此很多不正常現象依然盤踞在社會裡。

王美琇認為,台灣目前最大的不正常,是有一個以中國為命名的政黨「中國國民黨」,社會盤踞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是中國國民黨統治所殘留下來的,因此必須把這些不正常告訴社會、年輕世代,共同剷除不正常現象。如果台灣沒有中國國民黨扯後腿,國家很有機會一步一步邁向正常化。

王美琇舉例,例如中國斷交外交國,可以同步宣布30、50個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但因為國內有國民黨在扯後腿,外有中共的強敵,外交上無法靈活運用的嚇阻性戰略,讓社會正常化受到很大的影響,國民黨認為大罷免贏,做什麼事、講什麼話都沒關係,台北市長蔣萬安過去參加上海論壇扭扭捏捏不敢表態,今年大大方方、很像急著要去朝拜。

王美琇示警,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甚至大辣辣批評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講了「光復是錯誤」的歷史真相,朱立倫就暴跳如雷,說這是政治鬥爭、意識形態,台灣現在最大危機,是中國共產黨、統派、國民黨、民眾黨4股勢力已經結合起來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奪權,把民進黨、賴清德鬥垮,未來2年多台灣非常危險。

王美琇期盼,希望每個人都要成為民主戰士,每個人應該發揮影響力,讓台灣意識的力量可以壯大。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在外交正常化議題指出,除了盡全力反擊中國的一中框架之外,台灣國家定位的正名,第一步關鍵在於斷開「一中」鎖鏈。

陳方隅續指,中國持續扭曲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時期文件,不過美國在台協會(AIT)強調,北京敘事完全錯誤,上述文件從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這也是美國政府近年來,首次對台灣政治地位議題清楚表態,顯見反擊中國法律戰的重要性。

針對節日正常化議題,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提及,藍白今年在立法院修法,將孔子誕辰日、台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行憲紀念日訂為國定假日,但國定假日作為轉型正義一部分,519白色恐怖紀念日卻不見了,台灣存在一個價值極度混亂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大家應該深思。

至於空間正常化議題,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劉曜華建議,從台灣16處主要火車站走出去,可發現多數道路的命名,顯示台灣還活在歷史記憶中;應該優先推動改名,但不是中央強迫改名,而是由地方發起,讓與地方較無連結的名詞可以慢慢走入歷史。

劉曜華提醒,空間轉型正義若只在道路名稱打轉,將缺乏在地性連結及地方發展願景,最後可能會愈走愈窄,應該是要發現道路名稱的不適性,進而啟動改名作業,過程中以地方大街(Main Street)格局來打造地方主要街道的新名稱,才是空間轉型正義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