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DA)執行長黃仁勳週四(18日)表示,將與英特爾(INTC)技術合作並對其投資 50億美元,為資料中心創建人工智慧(AI)系統,將英特爾以 x86 架構為基礎的中央處理器與輝達的 GPU 和網絡結合。對於這項投資案,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雖英特爾還有諸多問題要面對,但其短期股價已經華麗轉身,後續關注誰是下一家要給救的寵兒、以及會幫忙入主、出錢共襄盛舉的公司。

輝達與英特爾共同宣布,將合作開發數據中心與 PC 晶片。黃仁勳表示,他與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就此次合作案,私下進行了近一年談判。並稱「我們認為這將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投資」;英特爾營收主管格恩斯特(Greg Ernst)也在 LinkedIn 貼文中提到,這筆協議是花了幾個月時間協商,才在上周六達成。輝達昨日收漲 3.49%,於 176.24美元;受惠的英特爾更是大漲 22.8%,收在 30.57美元。

精選報導:專家看盤》資金寬鬆推升 台股續創高 電子扮主流點火

對於這樁價值 50億美元投資的細節及對產業的影響,陸行之在個人臉書粉專上發表五點,提到自美國政府以拿下 9.9%英特爾的持股以來,雖銷售還需要殺手級產品來加強、晶圓製造還要良率改善產能利用率來減虧,降成本還得逐步大規模裁員,這些都需要時間改善,但短期股價已經華麗轉身,但美國政府光是投資帳上,就已獲利近 5成。

一、50億美元,以英特爾每股 23.28美元來算,相當於買了 214,776,632股、持股 4.9%,沒說是新股還是舊股,判斷是發新股,持股比例降至 4.7%。加上美國政府的 88.7億、軟銀的 20億美元,合計共獲得 158.7億美元,對於現在每季度可能虧個 20億以上的英特爾而言,可以燒個兩年時間來改善體質,不無小補。

二、英特爾以後會提供客製化數據中心用的「x86」架構的 CPUs 給輝達,並整合到其 AI 架構中。他認為,這明顯要用英特爾晶圓製造(所謂英特爾製造,不知道將部分 dies 交給台積電來做,算不算哈),但要由誰來客製化設計?不知道怎麼改?感覺是用英特爾的 CPU 的 IP(架構專利)為底,由輝達來改,這個新產品至少應該要 1~2 年以後才會量產吧?

三、在個人電腦方面,英特爾以後會推出 x86 的 CPU 外加 RTX GPU 的 SOC chiplets(小晶片),這種整合性產品應該對標是量大的中低階款的 AI PC,AMD、蘋果應該也能自己獨立完成設計這樣的產品。感覺數據中心的合作是輝達主導,中低階款 AI 電腦的合作是英特爾來主導。

四、對於輝達與英特爾合作,當然對蘇媽(蘇姿丰)的 AMD 的影響最大,但 AMD 股價開低走高、跌不到 1%,可能表示輝達的 AI GPU 及英特爾的 CPU 老早就有了;但輝達力推自己的 Grace+Blackwell、Vera ARM CPU+Rubin,並拿下不少份額的情況下,還會反推客製化 x86 CPU+Rubin next 來砸腳?而亞馬遜(AMZN)、谷歌(GOOGL),Meta(META)自己設計的 ASIC 可選配自己的 ARM CPU,AMD x86,或是英特爾的 x86,跟這項投資合作案無關。

五、最後,x86 CPU+RTX GPU 的 SOC chiplets 應該需要比較大的 ABF 載板,但不要整合出來的產品沒競爭力(為了推陳出新,將 CPU、GPU 隨便改一下就會造成重新設計的延遲),到時候不會讓載板公司投了資本開支/產能後,又被害吧?並質疑 Chiplets 產品還會用 Sockets 來插 CPU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