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8)日偕大學校長、師生代表召開「高教事件制度總檢討,大學校長、師、生齊挺速修大學法」記者會,回顧近期高教亂象,並盤點背後制度缺陷,宣布將於下會期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范雲認為,台灣需要一個「開放、彈性的新高教」,修法藍圖將聚焦於「學制改革、治理彈性、高教資源」三大方向。
范雲指出,師大女足案、世新30人修課門檻案,以及臺大校友創投案,顯示大學治理及校內外監督機制全面失靈。她強調,修法不僅要強化師生權益,還必須放眼未來20年,打造能支持多元學習、終身學習及跨領域發展的高教制度。
精選報導:民進黨新一波黨部主任人事案曝光!賴清德:年輕化、專業化
范雲表示,自己將監督教育部依承諾提出部版《大學法》草案,並同步提出「范雲版」草案,以提升資源、支持治理彈性、推動學制改革三方向回應挑戰,透過修法才能「還權於師生」,打造一個更民主、更具彈性的高等教育環境。
台師大學生會長黃莨騰以師大女足案為例,指出霸凌防治委員會曾建議解聘該名教師,卻因教評會決議僅限制兼課與主管職,導致事件擴大。他指出,學生與當事人都被排除在決策會議之外,顯示現行制度缺漏,《大學法》應修正,讓學生能實質參與教評會與各級校內會議,以避免「由加害者的同儕決定去留」的不公狀況。
世新「我們不要30門檻」行動小組發起人陳承則說明,世新大學將課程選課門檻設為30人,導致多元學習受限。學生多次透過溝通、連署、公聽會表達訴求,卻遭校方貼上「謠言製造者」標籤並處處刁難。他批評,學生會與學生代表機制淪為校方附庸,校內監督失靈,學生僅能依靠外部立委及政黨支持,修法應保障學生在私校治理中的參與權,避免董事會壟斷校務。
臺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則談及臺大規劃的校友創投基金。他指出,校方未將此重大財務事項提至校務會議充分討論,資訊不透明、監督無力。他直言,「當大學缺少自律,就無法奢談自治」,《大學法》應明定校務會議須設常設監督委員會,確保財務決策能受到師生監督。
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劉景寬表示,台灣近六成學生就讀私校,但私校治理卻淪為董事會壟斷,嚴重侵蝕大學自主,他認為,《大學法》應優先於《私校法》適用,要求董事會回歸監督責任,避免私校淪為財團經營的公司。
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則指出,少子化與區域落差使得地方型大學經營壓力巨大,資源不足問題嚴重,修法除了要保障師生權益,也要正視資源分配不均,讓偏鄉與地區型大學能發展特色,維持招生及教學品質。